全球化為什麼會逆轉?國際化或者全球化的逆轉,或者說「反全球化的運動」(anti-globalization或counter-globalization),是對經濟全球化的一種批評和反對的理論。反對者們的理由,是他們認為大的跨國公司通過各種各樣的貿易協定和寬鬆的資本市場,因而具有不受約束的政治力量。他們認為這些大的跨國公司為了利潤的最大化,犧牲了勞工的工作條件和安全標準,勞工的薪資和補償,地球的環境,各國的立法權威,甚至危害了國家的獨立和主權。自2012年以來,反對全球化的人們,把世界經濟稱之為「加速度資本主義」、「市場極端主義」、「豪賭式的資本主義」和「麥當勞的世界」等等。
許多反對全球化的倡導者,也不是完全的反對全球化,而是呼籲一種有序的全球融合,可以有民主化的保障,人權的保障,公平貿易,和可持續的發展。所以,他們認為單純的說「反全球化的運動」,其實是有些誤導的。
這些反對者們認為,20世紀下半葉,一些「精英當權者」試圖控制世界市場。他們認為,這些國際協議、跨國金融企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貿組織(WTO)和世界銀行(WB),在侵蝕各國政府的權力和決策能力。因為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在全球範圍內調動物資、自然資源和勞動力。
在這一點上,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經濟內閣似乎是認同這樣一個有序的、能夠保持各國主權和公平競爭、人權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的全球化運動,而不是目前已經失控了的、被許多大國利用、不公平的全球化,並且罔顧人權問題和知識產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筆者也認同這一點,因為如果是完全壓制各國主權的全球化,在一個超級的國際組織下運作,在當今我們的世界還不是地球村而是各國各自為政的情況下,是不現實的。並且,公平性問題、人權問題、勞工保護、童工和監獄奴工、環境保護,都是我們必須正面關注、處理的問題。
全球化的逆轉,可以說是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下,從美國開始的。川普的經濟政策,各種「退群」(退出國際多邊協議或組織)的舉措,加速了這個形勢的增強。川普總統反對的,其實正是政治全球化和意識形態全球化所影響的、經濟全球化中不均衡的部分,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勢力在全球化過程中,按照其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試圖從經濟全球化中謀求過度的利益,從而觸動了美國的奶酪(利益),招致了美國的反彈。
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人士,他們的呼籲可能有所不同,因為各國的經濟發展程度、生活水平(水準)、社會自由度、政治透明度,可能都有所不同。歐洲的反對者可能更強調祛除美國的霸權,呼籲保護環境,呼籲勞工權利。美國政府的考量,則更傾向於貿易公平、對美國製造業的衝擊、中共盜取美國的知識產權、貨幣操縱導致貿易逆差、產業外流導致美國工人的失業等等,這些更切合美國經濟。「美國再度強大」的主題和美國的技術領先能力、美國的國際競爭力等內容,這些也都體現在美中貿易戰、美中貿易談判的要點和熱點之中。
反對者們還認為,無限制的自由貿易和公共福利事業監管的削減,可能對窮國、發展中國家有利,但不利於富國、發達國家的底層民眾。這正是川普政府反對全球化的一個原因。就美中經濟和貿易關係而言,失控了的美中貿易雖然每年貿易額高達6,500億~7千億美元,但美國的逆差也高達3,500~4千億美元。中國長三角、珠三角的農民工可能因此經濟上得到改善,但美國中西部、南部、西部的農民、低收入的產業工人,卻失去了幾百萬個工作機會。
全球化的反對者們,呼籲要保護人類的自然環境、捍衛人權、工作權利和工作條件、和人們的民主權力。這個訴求也體現在美中貿易對抗之中。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嚴重破壞自然環境、大規模的汙染、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中國工人的合法權益,從最低工資、勞動保護,到退休金、在城市的居住權、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權力,都得不到保障。中國農民工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人權保障,他們在城市工作但不是城市的正式居民,他們是工人卻不得不戴上「農民工」的帽子,他們是城市的二等公民,更談不上民主、選舉等政治權力。
反全球化,或者全球化的逆轉,也有反戰運動的影子。許多反對全球化的人們,也是反戰的人士。這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反戰人士因為反對跨國公司的過度影響力,反對軍事—工業綜合體,所以才反對全球化。他們大部分是反對共和黨、反對保守派、反對川普的人士。但至少在反對世界貿易組織(WTO)、反對無節制的全球化這一點上,他們是站在了川普和美國共和黨、保守主義者的這一邊。
實際上,沒有一個有理智的人,會真正的去一股腦的反對「國際化」或「全球化」,因為國際和跨國的融合、交流、整合,是不可避免的。美國的左翼勢力,當然不會全力反對全球化,因為他們的原則立場,包括什麼國際大團結,甚至中共主張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有全球化的成分和內涵。美國的右翼勢力,他們也不全部反對全球化,他們只是反對其中不合理的部分。美國在未來,不會走回孤立主義的老路,也不會閉關鎖國,而是會有序的開放,對民主自由的國家、對奉行自由貿易的國家、對保護知識產權的國家,仍然開放大門。——未完,待續。原載於《新紀元周刊》「商管智慧」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