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北

客庄產業新活力 技藝傳習永流傳

杉林葫蘆藝術創作工坊創辦人何明賢將葫蘆加以雕刻、繪畫、製成藝術品。(施芝吟/攝影)
杉林葫蘆藝術創作工坊創辦人何明賢將葫蘆加以雕刻、繪畫、製成藝術品。(施芝吟/攝影)

【記者施芝吟/臺北報導】客家委員會為展現客庄文化產業生活,加強客庄產業傳承及發揚,歷時2年專業輔導淬鍊,扶植8家客庄傳統工藝,將產能提升、環境空間改造、商品通路開發,以及青年返(留)鄉投入客庄傳統技藝市場,復振客家工藝產業。

面對科技工業時代,客家傳統技藝工法遭遇發展的困境與危機,客委會在108年度提出「客家技藝傳習及創生示範計畫」,以客家文化傳承性、創新性及市場性等指標,嚴選出8家具客庄傳統工藝代表性產業業者進入輔導。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表示,該計畫主要是希望傳承客家工藝文化,但發現後繼無人,客委會提供有心學習客家工藝的青年進入客家文化領域的機會,場域改造規劃上幫助業者營造適合的營運場所,在客家凝聚力的基礎上發揚客家文化精神,期望可以帶動地方區域經濟和客家產業繁榮,也將客家工藝精神具體透過技藝傳承保留下來。

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品聞日新茶園茶香。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品聞日新茶園茶香。(客委會提供)

他提及,嚴選8家在該區域中最具傳承價值,這項技藝不能消失;每個技藝都有特色,像是利用當地食材、原料,像是高雄葫蘆藝術創作工坊,利用當地種植葫蘆,加以雕刻、繪畫等做成藝術品;新城風糖也是選用當地種植甘蔗所製成的黑糖。

南投人李弘湧誤打誤撞來到新城風糖,漸漸對在地製糖人文歷史產生興趣,而成為習藝生。他說:「製糖業真的很辛苦,越煮越久越濃稠,必須持續攪拌。有次熬煮黑糖,趁老廠長不在時,把火侯轉大,結果一整鍋都被毀了,不能使用。」李弘湧表示,一年下來,他學到做事要堅持,雖然熬糖過程很辛苦,但也是磨練心志,也看到客家的堅持精神。

商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皇珍說,計畫輔導最令大家感到驕傲的是看到每位習藝生在一年後的今天,對於工藝學習充滿熱忱和使命感。技藝傳承是「人」,一旦人有意願、自信,才能做好。這計畫中看出一棒接一棒,第二棒對於技藝已經認同,且有創意,跟以往不同。

她舉例,傳統油紙傘搭配年輕人喜歡的時尚黑,以潑墨的手法創新油紙傘的藝術性,吸引更多年輕人認識油紙傘,跟傳統紙傘不同,已經有創新的理念,將作品都賦予新生命,而注入的新生命是較貼近於現代人可以接受的生活用品、藝術品中。

習藝生林家至透過創意想法,將紙傘稱添不同的風貌。習藝生林家至透過創意想法,將紙傘增添不同的風貌。(施芝吟/攝影)

客委會特別鼓勵業者培育習藝生,其中不乏第三、四代接班人,以及社區營造和文化工作的返鄉青年,各自依循古法,發揚傳統油紙傘、製茶炒糖工法、陶藝及雕刻工藝及香茅和樟木精油萃取等產業,傳承經典技藝,帶動客家產業經濟發展。

客委會嚴選「製茶」日新行、「製樟」雨利行生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陶藝」春田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銅鑼藝品企業社、「紙傘」廣進勝紙傘工作室、「葫蘆」杉林葫蘆藝術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香茅」昌坤企業社及「黑糖」新城風糖公司等8家具客庄傳統工藝代表性產業業者進入輔導;成功催生「8大場域改造」與「8項技藝傳承」,除打造「前店後場」場域環境及商品展示空間之外,更輔導研發18項新興商品,並頒發特製「客藝之家」獎牌。

八家技藝業者授證大合照。八家技藝業者授證大合照。(客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