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531項自費醫材漲價 近7成飆至極端值

醫改會近期分析極端值管理的價格變動,發現531個調漲品項中,已有67.6%漲到極端值。圖為示意圖。(大紀元)
醫改會近期分析極端值管理的價格變動,發現531個調漲品項中,已有67.6%漲到極端值。圖為示意圖。(大紀元)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為了解民眾自費醫療經驗的實際狀況,醫改會近期針對極端值管理的價格變動進行分析,發現531個調漲品項中,甚至有67.6%直接漲到極端值。醫改會認為,政府除查核比價網上的資料正確性、訂定極端值的影響評估外,應逐步將使用率高且符合效益的項目納入健保給付中,以減輕民眾負擔。

醫改會執行長王梅影表示,經過多方取得資料後,竟發現531個調漲品項中,甚至有67.6%直接漲到極端值。其中,人工髖關節品項部分,有一家廠商直接從1萬多元漲到4萬多元,漲幅高達252%,相當誇張。部分醫材類別漲多跌少,生物組織心臟瓣膜部分漲29項、降14項;冠狀動脈塗藥支架漲39項、降36項。

對此,健保署澄清,對於醫改會提及某間院所單品項漲幅高達252%,經了解為某醫學中心於6月15日發現登錄價格錯誤,後於6月16日更正收費價格。

王梅影表示,雖然政府立意良善,希望民眾不要花太多錢,但照這樣的漲幅看下來,反而增加民眾負擔。經過醫改會委外進行民調後發現,有近半(47.8%)民眾表明,自費醫材費用已造成經濟負擔,僅不到一成民眾有私人保險給付。另就自費醫材比價網部分,高達九成五(94.8%)都沒有使用過,半數民眾都沒有聽說過,僅5.3%民眾曾使用過。

病友協會常務理事吳鴻來表示,病人最在乎的未必是價錢,療效好不好才是病人最想知道的。經過查找資料後發現,各家醫院的自費醫材項目的說明,裡面的資訊都很極端,有些甚至只有英文,卻沒有中文說明,未必適合病友及其家屬閱讀。雖然如此,民眾還是相信自費效果。

吳鴻來認為,長期以來臺灣的醫病關係,病人常扮演被動角色,當發生醫療糾紛時,病人可能因此怪罪醫方,呼籲政府應該教育民眾,看病時應重視醫病溝通,在醫材選擇上,病人應該做好充足功課,有意願及能力選擇醫材付費方式,這對醫病雙方都好,藉病人積極參與以降低醫療糾紛。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建議,健保署應查核比價網的資料真確性,以及訂定極端值的影響評估,像是這次有哪些品項漲價、漲幅是否合理等,並逐步將全自費、差額醫材項目中,使用率高且符合效益的項目逐步納入健保給付,以減輕民眾負擔。

健保署強調,醫材比價網讓資訊公開透明,供特約院所自主上傳向民眾收取費用資訊,以便利民眾集中查詢,作為就醫選擇參考,以強化民眾「知」的權益。另藉由資訊公開增進各院所間收費之合理性,進而維護民眾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