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倒數前18天,《紐約郵報》公布拜登次子韓特(Hunter Biden)的外流郵件,指控韓特涉嫌藉由權力、金錢,在利益不迴避,甚至利益交換的不法狀態下,與烏克蘭天然氣公司及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的密切往來,並涉及從中獲取不當利益。
不過報導曝光後,美國主流媒體卻選擇掩蓋消息,科技平臺臉書也以事實查核為由,宣布禁止在平臺上轉發相關報導,堅稱這是減少錯誤訊息傳遞的標準流程。推特則稱該報導透露私人號碼與電郵地址,並涉及竊取資料,因此封鎖相關內容。
關於媒體噤聲,軍事專家蘇紫雲說,媒體除了應盡到「守門人」的責任外,也必須「平衡報導」。他舉電郵門事件為例,基本上媒體要先進行查證,程序包含消息來源的可信度、資料內容的邏輯性,以及經過編輯臺,最後呈現的文章是否有斷章取義,還是有把事件前因後果進行完整的論述,讓民眾可以進行公評。
媒體選擇性噤聲 是不尋常現象
至於媒體為何集體噤聲?蘇紫雲認為,目前在臺灣無法知道他們噤聲的確切原因,但是從全球新聞現代化的歷程來看,媒體因為有立場,因此在特定事件選擇不報導的現象稱為「機構效應」,對於民主國家的媒體而言,是不尋常的現象。
他表示,目前沒有證據指控媒體未報導電郵門事件的原因,只能從行為模式來判斷這不是正規媒體應有的表現。
民眾應該知情,卻被媒體掩蓋,將對社會將造成什麼影響?蘇紫雲說,「媒體選擇性不報導,對於社會大眾來說,就是媒體占用頻道與公共資源,卻未盡平衡報導的責任,對於公民來說,是廣義公共財的偏差使用。」
蘇紫雲強調,「頻道資源有限,由媒體占用,代表公共財由媒體使用,媒體即有使用公共財的社會責任,而媒體的社會責任是公正、客觀的訊息揭露。」
面對媒體失職亂象,民眾除了抵制之外,還可以怎麼做?蘇紫雲說,「主要是民主制度自我修復的機制,無論是媒體倫理、新聞媒體學術機構後續的評估,以及廣告主機制,在選後將有完整的探討。」
他表示,「相信自我修復的民主制度,很快就會展現出來。目前觀察,主流媒體對於特定事件也開始做揭露,這是相對平衡的自我修復。」
他也列舉一些媒體影響政治的案例,近代的代表事件是從1960年代的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競選開始,當時的電子媒體發揮較大的作用;1970末期到1980年代期間,VHS盒式錄影帶的出現促進東歐民主化;1990年代的BBS;2000年網路時代,日漸對公民社會產生影響;2010年社群媒體引發北非的茉莉花革命;2016年時,出現俄羅斯利用社群媒體介入美國大選等。
平衡報導是媒體重要價值
他表示,上述歷程,不管是傳統媒體、自媒體、社群媒體,都可以看出媒體對於群眾的影響仍是存在的。
蘇紫雲強調,占用頻道或資源所承載的訊息不該是偏頗的,以正規媒體而言,相關訊息平衡報導,是媒體的重要價值,媒體可以有立場,但只限於「社論」,對於報導者的角色,正面、反面訊息都應呈現,這才是公民、民主體制期待媒體可以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