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崩漏的中醫調治

文/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不在月經期間,陰道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者,稱為「崩漏」。 

崩漏是「崩中」及「漏下」的合稱,若經期延長2週以上者為崩漏。突然出血、來勢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來勢緩,血量少的叫漏。崩漏出血情況雖不相同,但發病機理是一樣的,而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常相互轉化,如血崩日久,可變成漏,久漏不止,病勢日進,也能成崩,所以臨床上常崩漏並稱。《濟生方·卷六》中提到:「崩漏之病,本乎一證,輕者謂之漏下,甚者謂之崩中。」崩與漏時常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變纏綿難癒,成為婦科的疑難重症。 

《萬氏女科》中提到:「婦人崩中之病,皆因中氣虛,不能收斂其血,加以積熱在裡,迫血妄行,故令經血暴下而成崩中。崩久不止,遂成漏下⋯…治法有三,初止血,次清熱,後補其虛,未有不痊者也。」西醫學的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與這相似。 

崩漏主要病機是衝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引起衝任不固的常見原因有腎虛、脾虛、血熱和血瘀。 

腎虛,先天腎氣不足,少女腎氣稚弱,更年期腎氣漸衰,或早婚多產,房事不節,損傷腎氣。粍傷精血,陰虛內熱,熱伏衝任,迫血妄行,或早婚多產,命門火衰,閉藏失職,衝任不固,經血失約。脾虛,飲食失節,憂思不解,或勞倦過度,中氣下陷,衝任不固,遂致崩漏。血熱,素體陽盛,或情志不遂,肝鬱化火,或過食辛辣助陽之品,火熱內盛,迫血妄行,遂致崩漏。血瘀,經期產後,餘血未盡,過食生冷,或七情內傷,氣滯血瘀,瘀阻衝任,發為崩漏。

崩漏治療,辨明寒、熱、虛、實。根據緩急輕重、出血久暫,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中醫常用塞流、澄源、復舊三種方法。塞流即止血,澄源即治本,復舊即是調理善後。歷代諸家都認為崩漏之後應調理脾胃,化生氣血,使之康復。現代研究也發現,補益腎氣,重建月經週期,才能使崩漏得到澈底的治療。「經水出諸腎」,腎氣盛,才能月事以時下,對青春期、育齡期的虛證患者,補腎調經則更為重要。◇

鄧醫談養生
現任正梁中醫診所院長,畢業於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曾任外科專科醫師,之後到南京取得中醫博士學位,是國內少數專攻中西醫整合治療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