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經濟成長飆4% 出口、防疫成利基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1月出口值為342.7億美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Morris MacMatzen/Getty Images)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1月出口值為342.7億美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Morris MacMatzen/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行政院主計處日前估今年GDP成長率可達4.64%,創7年來新高,顯見今年經濟仍有諸多有利基礎,學者認為,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訂單持續暢旺,並帶動出口表現,另外,防疫成效也有利於廠商加碼投資,與前瞻基礎建設進入密集投資期,都是挹注今年GDP成長的有利動能。

「包括車用晶片在內的半導體元件供不應求,效應持續發酵。」台經院國際處研究員邱達生說,這是去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的出口獨步亞洲的主因,特別是在第四季之前,電子零組件的出口完全看不出受疫情衝擊,並彌補傳統產業因疫情而出現的萎縮。

「這樣的狀況仍延續到今年。」他說,民眾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復甦,加上疫情加速新興科技的普及,使得對半導體的需求有增無減,「按照臺灣幾大半導體廠的接單狀況觀察,在年底前,都是供不應求的,許多廠商更掌握議價權。」

邱達生認為,即使面對韓國大廠三星的競爭,臺灣半導體業今年仍處在有利位置,這是因為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鏈集中在IC設計與晶圓代工等關鍵部位,且發展出領先各國的尖端技術。他說,特別是台積電的技術是通過多年的累積而來的,「其他廠商想威脅到台積電的高階製程,這是不用擔心的。」

受惠於半導體產業,讓臺灣出口表現樂觀,成為帶動GDP成長的一大基礎,邱達生樂觀看待今年臺灣GDP成長,認為4%是基本的。他說,如果防疫持續做得好,GDP的表現會更樂觀。

他說,防疫可帶動內需的消費與投資,除了旅遊、餐飲等服務業可正常運作外。臺灣去年因防疫的關係,使得製造業沒有因為疫情而停工,廠商可以因應國際需求,而加碼投資,這更反映在今年1月分的出口表現。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1月出口值為342.7億美元,創下史上單月新高,其中,傳產貨類的出口表現樂觀,塑橡膠及其製品出口已回升至近32個月來高點,機械、基本金屬及化學品出口值,也已來到近25、27、31個月來高點,「這大概意味著今年整年的出口,會是比較樂觀的情況。」邱達生說。

他說,由於出口表現佳,廠商因應國際間的需求,也勢必再加碼投資,「這是疫情控制得好所促成的。」並進一步成為挹注GDP成長的一大動能。

另外,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的資料,在今年,前瞻基礎建設預計支出2,298.3億元的預算,估算約達GDP比重的1%。

他說,這樣的大型支出會拉抬今年的GDP成長率,另外,隨著前瞻建設的陸續到位,當運輸系統更為健全後,未來還有乘數效應,成為往後GDP成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