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已面臨少子化問題,許多人只能藉試管嬰兒求子,國健署儘管有補助方案,但5年來卻只有93對夫妻申請,生出7名寶寶。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3月31日允諾,將會研議鬆綁補助門檻,預估會採取階梯式補助的方式進行。
衛福部國健署2015年起,雖針對中低收入戶等族群不孕夫妻提供補助方案,須經由醫師診斷評估,能否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審核通過每年可獲15萬元補助,但因門檻過高,補助實施5年來申請人數寥寥無幾。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31日邀請衛福部長陳時中進行業務報告。立委蔣萬安質詢時表示,全臺每年有1.5萬對夫妻進行人工生殖,國內平均每10個寶寶就有1人是試管嬰兒,國健署雖對弱勢族群有提出補助方案,但實施5年多來卻只有93件申請案,順利核銷只有52案、15案懷孕成功,目前也只成功催生7名寶寶,另有2人懷孕中、6人流產。
這項補助措施據了解,原希望能催生4千名寶寶、嘉惠2萬5千多對不孕夫妻,但實際上只生出7名寶寶,蔣萬安進一步表示,有些人明明有生育意願,卻因試管嬰兒費用過高、負擔不起而作罷,並提到,少子化問題已成全球趨勢,世界各國也多以祭出試管嬰兒補助挽救生育率。
他舉例,日本厚生勞動省2015年將試管嬰兒補助提高至2倍,並與企業界合作,對治療不孕症的女性員工提供產假等措施,隔年新生兒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呼籲衛福部能夠檢討、借鏡。
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補助門檻過高確實是個問題,並允諾將與國健署研議鬆綁門檻,採階梯式補助,以擴大補助方案的適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