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中國

陸企年內到期債務 可買兩家特斯拉

【記者賴意晴/編譯】中國企業的負債沉重,違約事件頻傳之際,外媒指出,未來12個月中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將有1.3兆美元(新臺幣36.3兆元)到期,這數字比美國多30%,也比全歐洲地區多63%,足以買下2家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還有剩。

彭博社週一(5月24日)報導,中國企業將到期的公司債金額龐大,又剛好碰上企業發行的國內公司債飆升,鑑於這些因素,投資者對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信用債市場出現另一輪動盪嚴陣以待。

這也突顯中共當局面臨的挑戰,包括如何允許更多公司債違約來降低道德風險,同時將國內債券市場轉變為更可靠的長期融資來源,不過,這兩個目標卻相互矛盾。

報導指出,儘管近年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公司債平均到期年限拉長,中國卻縮短,因企業頻傳違約事件,促使投資人希望降低風險。今年第一季中國企業在國內發行的公司債平均到期年限為3.02年,而去年全部發行的債券平均期限為3.22年,預料將創下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2016年開始蒐集這項數據以來最短年限。

荷蘭國際集團(ING)大中華區經濟學家彭藹嬈表示:「隨著信用風險上升,投資人希望藉由投資較短期限的債券來降低曝險,債券發行商也希望銷售較短期債券,因為隨著違約率升高,長期的債券必須支付更高的借貸成本。」

中國企業在國內發行的公司債違約金額,已從2016年的微不足到水準,連續4年增至上個月的超過1千億人民幣,今年的違約金額預料將再創歷史最高紀錄。

如此局面,也讓市場偏好短期債券,但這也加劇了中國的結構性挑戰之一:缺乏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中航信託公司首席策略師吳兆銀說,中國長期融資的主要來源是社會保障基金和保險公司,不過,他們對債券市場的貢獻有限,「由於缺乏長期資本,在中國很難發行長期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