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日前為解決當前車用晶片短缺問題,今年微控制器(MCU)與去年相比,產量提高來到六成。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26日表示,車用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委外生產的占比約為15%,委外產品以MCU為主,其中有六成至七成是由台積電代工製造,更是在全球車用MCU生產當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全球車用晶片市場觀察,資策會MIC資深分析師鄭凱安26日指出,車用晶片IDM製造廠供貨給第一階及第二階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後,再透過供應商供貨至車廠,而車用晶片現在有85%是由IDM廠內部自行生產,有15%則委外由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生產。
鄭凱安分析,車廠營運模式以往都是及時制度(Just-in-Time),不過,自去年上半年開始,全球受到疫情衝擊影響,導致汽車銷售量重挫,庫存水位紛紛調降,車用晶片IDM廠更取消委外製造、減少庫存準備。
他說,隨著汽車市場逐步回溫,車用晶片需求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大幅成長,但晶圓代工廠都已經將產能,轉向生產資通訊晶片,並未有多餘產能投入車用晶片製造,促使IDM廠庫存水位快速降低。
對於車用MCU生產供應鏈的看法,鄭凱安表示,車用晶片IDM廠多數都是採用輕晶圓廠的營運模式,不過,車用MCU因為規格多、產線營運成本高,因此也採用晶圓委外代工策略,讓本身產能用於製造功率半導體,包括絕緣閘極雙極性電晶體(IGB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等。
鄭凱安指出,「車用MCU目前委外由台積電代工的部分,高達六成至七成,在全球車用MCU生產當中,台積電處於關鍵地位。」
恩智浦(NXP)、瑞薩(Renesas)、英飛凌(Infineon)、德州儀器(NXP)及微晶科技(Microchip)為全球前五大的車用IDM製造廠,委外車用MCU的類型,是以28奈米至65奈米製程的中階MCU為主。
鄭凱安認為,晶圓代工廠商從下單投產到封測完成出貨,耗時需要6個月,且訂單並非全額滿足,在產能滿載的情況下,單一客戶最多只能取得訂單的七成至八成。他預估,車用晶片產能可望在今年第三季開始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