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嚴峻,近期疫苗施打成熱門話題。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1日表示,AZ、BNT、莫德納3種疫苗都是完成三期期中試驗結果後,才獲得緊急授權(EUA),絕對沒有只做二期就得到EUA;當前國產疫苗最大問題是連二期都還沒有解盲,此時政府最應該做的是盡速取得獲國際認證的疫苗。
國產疫苗因未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安全和有效性備受外界爭議。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31日表示,臨床試驗一二期,台灣做的是擴大試驗,第二期做了將近4,000人,包括老年人口,比國外一二期人數多很多。如果能通過二期臨床試驗,安全性就不會有問題。
對此,王婉諭表示,資料顯示,像是AZ、BNT、Moderna(莫德納)等各家疫苗,「都是在完成三期期中試驗結果後,確認試驗結果符合特定標準後,才獲得主要國家緊急授權(EUA)的。」
她舉例,BNT疫苗在2020年11月9日發布43,548人的三期試驗期中數據報告,美國FDA則在2020年12月11日,通過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AZ疫苗則在2020年11月23日發布12,390人的三期試驗期中數據報告,英國在2020年12年30日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此外,Moderna疫苗則在2020年11月16日發布3萬零420人的三期試驗中期數據報告,美國FDA則在2020年12月18日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王婉諭表示,由於WHO近期開始討論的「免疫橋接實驗」,包含WHO和歐盟,都正在努力制定一個「抗體保護力(COP)」標準,希望在有效疫苗問世後,新的疫苗就不適合繼續臨床試驗,否則在受試者若是對照組被打進食鹽水,等於讓他們承受感染風險。
她表示,這項討論顯示全球已在思考要如何避免現在三期試驗出現的高門檻;「陳建仁前副總統前幾天提到,若未來中和抗體量能與其他廠牌的疫苗保護力相同,就可以接受食藥署審查,正是其中一種概念。」
「既然WHO都在思考新疫苗是否必須要有三期臨床才能給EUA,所以國產疫苗二期上市不正是符合這方向嗎?」不過王婉諭認為,國產疫苗現在的問題根本不在於三期,而是「連二期試驗都還沒解盲,而所謂的抗體保護力標準,目前WHO也還沒有真的提出來。
她表示,理論上有效、初期人體試驗有效,「但大規模臨床試驗發現是無效的記錄太多了」,美國FDA也曾明確指出,尚無數據可確認中和抗體的效價要多高,才能預防有臨床症狀的新冠肺炎。
雖然支持國產疫苗,但王婉諭也提醒執政黨,不應該在國產疫苗還沒完成二期解盲的情況下,就把它納入8月台灣會取得的1,000萬劑疫苗當中,在二期解盲、國際抗體保護力標準訂出來之前,不應該將民眾的健康視若罔顧。
王婉諭呼籲,執政黨應該繼續透過公私協力,儘速取得獲國際認證疫苗,才能做好萬全準備,應對這個看不見終點的疫情。而對於指揮中心不精確的說法,她認為會誤導民眾,疊高社會溝通的成本,信任、對話才是疫情下台灣最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