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僑民子弟熟悉僑居國的環境及具有當地語言的能力,具有國際背景、多語種能力,又對我國有認同感,因此,透過運用國內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環境,吸引僑生來臺就學或就業,培育僑生的專業能力,既可以增加臺灣的優質人力,也能成為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與順利推動國際事務的橋接人力。
賴了賓,馬來西亞僑生,來臺灣之前,在媽媽的眼中他是學壞了,不僅學業落後,他還解嘲的說,自己是個反面教材人物,後來,他對自己和父母做了承諾,決定要改掉多變的性格,及於生活上學習獨立,就在大伯的鼓勵下,來臺就讀龍華科大第35期海青班,結業後,直升大學部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
「我們不是學怎麼去玩一款遊戲,而是怎麼去開發一種遊戲!」他深深被多媒體與遊戲發展科學系的課程吸引,一次上課中,即可製作完成一款小型的遊戲,他感受到電子遊戲的世界裡,蘊藏了無限的趣味與商機。重新校正後的路,大道堂堂,於大學四年間,賴了賓如龍游大海般,嶄露了錄影、剪接後製、開發電子遊戲及製作影視特效的才華。
他曾獲得第六屆「國際拍片運動」首選獎、「艾肯娛樂女神聯盟M產學合作」特效組第一名、第五屆飛越海峽「兩岸青少年攜手公益行」二等獎、第五屆TSC「崇越行銷大賞」銀質獎等13個獎項。「改變,真的做到了!」他欣喜地說,龍華科大的學習生涯是他人生的黃金時光,當歷練更成熟後,會回到馬來西亞創業,目前獲聘為母校人文暨設計學院新媒體中心專案人員。
創造多贏 深耕僑教有其必要性
許多人對僑委會深耕的僑務工作,認識並不深,也會有不同的意見,認為不需要投入太多經費到僑教工作,從三方面來看,僑教的扎根確實有其必要性。
從國家利益長遠的看,僑委會長年下來,與僑民在情感與文化的認同、交流上保持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因此,累積了豐沛的資源,因為,大多數華僑在僑居國都有不錯的成就,無論在政治、經濟上,這些資源可以為我國政府在國際化方面,適時的提供有力的襄助,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及輔助我國目前在外交上的不足。所以說,僑民為我國國力的延伸,並不為過,而優質的人力資源則是國力的基石,國人的確也必須認知到「沒有僑教就沒有僑務」。
從教育面向來看,僑生教育做的好,在推動僑生教育的過程中,也會讓國內校園自然的增加多元文化的元素,僑生在跟臺灣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這股多元文化資源,也會促使學校產生新的文化,對學校而言,這也是培養學生世界公民素養的最佳方式。
從產業面向來看,發展僑教能達成壯大海外僑臺商發展多贏的效益,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受訪時表示:「僑委會在海外所經營的僑校,是臺灣產業輸出國外相當重要的一個大通路,未來透過僑校所設立的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還會擴大到僑居國的主流社會,這股能量可以增進產業發展的機會,而僑委會居間扮演橋梁、媒合的角色,產業的成功就是僑委會的成效,也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成果,更是僑校的成就。」
僑委會自1963年開辦海青班,提供僑民子女來臺接受實用技術訓練,迄今已有近一甲子之歷史,培養僑界許多的中堅人才。從賴了賓的分享,能夠理解海青班受歡迎的原因,110年(第40期)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新生也於3月中至4月抵臺,雖然受COVID-19疫情影響,但由於臺灣抗疫成果世界有目共睹,加上良好的學習環境,仍然是許多海外學生升學的首選。
了解更多「華語文教育」專題:https://www.epochtimes.com.tw/event/OverseaChineseStudy/
責任編輯:李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