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天文新知

太平島海域9成珊瑚死亡 學者籲移除棘冠海星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研究團隊4月調查太平島海域,發現水深2公尺以下海底珊瑚礁90%珊瑚死亡。鄭明修30日說,太平島棘冠海星數量大爆發,造成珊瑚死亡,移除棘冠海星復育珊瑚,需公部門經費、物力,盼政府部門多關心。海保署表示,將與國家海洋研究院謀求解決之道,減緩棘冠海星對珊瑚礁衝擊。

鄭明修表示,「棘冠海星吃完珊瑚就走,像蝗蟲過境感覺。」研究團隊在太平島設6生態測站,2017年發現石珊瑚覆蓋率平均達50%,2021年覆蓋率平均不到1%,99%珊瑚都已經死亡。以為只發生在太平島四周,到離太平島2400公尺西南海域調查,沿途珊瑚都死亡,也在太平島日據時代沈船處,看到30幾隻棘冠海星覓食。

澳洲大堡礁30年前就發生多次棘冠海星大爆發。鄭明修指出,根據澳洲大堡礁27年監測報告,珊瑚覆蓋率從28%降到13%,損失將近50%珊瑚。珊瑚死亡42%是因棘冠海星致死,比大白化致死22%還嚴重。棘冠海星喜歡吃石珊瑚的珊瑚蟲,一隻棘冠海星每天可吃掉161平方公尺的珊瑚。棘冠海星不處理,沒辦法讓珊瑚礁復育。

鄭明修解釋,珊瑚覆蓋率超過50%的健康珊瑚礁海域,每1萬平方公尺可供養20至30隻棘冠海星,若超過30隻,就到爆發警戒範圍。根據今年14條測線共記錄到532隻棘冠海星、平均38隻,每條穿越線觀察面積500平方公尺,換算出該海域棘冠海星密度,相當於1萬平方公尺就有760隻,是很嚴重的大爆發。

造成棘冠海星大量增生原因,鄭明修指出,可能為天敵消失、白化過後、河川汙染營養源。大法螺是棘冠海星最主要天敵,約80多種魚類(包括油彩臘膜蝦、龍王鯛、粗皮鯛、隆頭魚等)也會吃棘冠海星;若這些天敵數量減少,棘冠海星數量就可能增加。而大法螺目前在太平島和台灣海域非常罕見,人工繁殖不易都失敗。

鄭明修提到,澳洲大堡礁以影像辨識系統找到棘冠海星,再用AI機械手臂注射醋酸毒殺。十多年前南海西沙群島也曾發生棘冠海星大爆發,大陸官方花1000萬人民幣,發動漁民捕撈。日本沖繩石垣島珊瑚礁2013年也被棘冠海星啃食過,石珊瑚死亡非常嚴重,沖繩花上億請海洋志工移除23萬隻棘冠海星。

海保署表示,太平島棘冠海星大爆發,屬於單一島嶼個案或是鄰近島嶼普遍現象,是否有自然演替消失可能,尚待進一步觀察與研究,後續將與國海院共同評估並整合相關資源。此外,今年展開「臺灣硨磲貝及其他重要螺貝類調查及保育評估計畫」,進行硨磲貝、大法螺及其他珊瑚礁重要螺貝類調查,以利保育評估、維護珊瑚礁生態系中重要螺貝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