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侑融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新冠病毒引起人體的嚴重發炎反應,絕大多是出自於免疫系統的天生發炎反應或是自體免疫反應;意即免疫系統錯亂,攻擊到自身組織。
她進一步解釋,人體免疫系統攻擊新冠病毒的棘蛋白與核蛋白時,所產生出來的抗體容易與人體的組織抗原(tissue antigen) 產生「分子相似性」的「交叉反應」,導致自身的組織受損;就像「免疫系統要射飛鏢來攻擊病毒,結果飛鏢射錯,打到自己人。」而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現象。
類似的免疫反應同樣可能出現在施打疫苗之後,林侑融解釋說,打AZ與嬌生疫苗可能發生的血栓叫做「疫苗引起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VITT),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抗血小板的抗體,使得血小板下降,同時又產生血栓。
而對於輝瑞與莫德納疫苗在少數年輕成人身上誘發出的心肌炎與心包炎,林侑融說,目前最新研究認為這同樣是免疫系統出現錯亂或是過度反應機制才造成心臟發炎,而這是根據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心臟病專家拉森(Kathryn Larson)目前最新的發現。因此她說,如果施打者的心臟目前有狀況,身體正在發炎或有自體免疫基因遺傳,就可能出現這種情形。
新冠病毒疫情擴散來得快又猛,國際間使用較新的技術推疫苗,不管是mRNA疫苗還是腺病毒載體疫苗,皆屬於過去少有的先進基因工程技術。林侑融說,得累積更多的科學研究與數據分析,這還需要一些時間,大家要有耐心等待。
傳統的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則是有較多的製造技術與經驗值基礎,林侑融說,雖然製程比較慢,但也可能相對安全,而這也待更多科學數據產生後才能確認。蛋白質次單位疫苗包括:美國的Novavax疫苗,以及臺灣的高端、聯亞等國產疫苗都是。
身體毒素多 過度免疫反應機率增高
全球新冠病毒確診者超過億人,許多人出現後遺症,林侑融說,這隻病毒特別容易引起自體免疫反應,導致後續產生所謂的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可以推估,在未來的一個世代裡,全球出現自體免疫疾病問題的人口將會激增,而這將變成一種新型的慢性病,叫做「慢性COVID綜合症狀」。
林侑融說,以自然醫學與功能醫學相關的科學研究發現,身體會發生過度免疫反應的原因有很多種,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身體積存太多的毒素,包括:重金屬、環境賀爾蒙、塑化劑、農藥、化學色素、有機溶劑等,而這些環境毒素本身就會引起身體慢性發炎,且破壞體細胞、免疫細胞裡的粒線體功能,並弱化細胞功能;若本身還有長期慢性病未痊癒,再加上這次病毒的誘發,變重症與發生過度免疫反應問題的比率就會增高。
林侑融舉例,長輩感染新冠病毒容易出現重症,從另一角度來看,是因為高齡者的身體在日積月累下,環境毒素累積得比較多,發炎程度比較高,因此免疫功能不如年輕人;再加上原有的慢性病,碰上病毒或是在不合適的時機下打疫苗,就可能讓身體狀況雪上加霜。
身體系統出現失衡 非只靠化學藥物調整體質
避免身體在打疫苗之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林侑融說,這得回歸平日的自我保養功力與打疫苗前的風險評估,而這可以藉由抽血方式取得檢驗數據後得知;假設身體有心血管疾病、免疫問題、賀爾蒙失調、發炎等問題,就自然醫學的角度會建議先檢視與調整體質現狀後,再評估預約打疫苗的時間點。
林侑融說,假設身體系統出現失衡,自然醫學的觀點是,並非一昧的長期使用化學藥物進行治療,而是要讓身體原本的生理機制逐漸恢復正常;如果使用過量而非適量的化學藥物長期去抑制生理機制,反不利於身體的復原。身體若處在較為健康、乾淨、無環境毒素的狀態,自然不容易出現過度免疫反應,在遇到病毒時,出現重症的機率就會較低,打疫苗也比較不會出問題。
至於施打疫苗前的注意事項,林侑融說,首先是把原有的慢性病調理好,甚至能夠逆轉最好,因為慢性病族群也是染疫的高風險族群;另外,必須有充足的睡眠,因為這可降低身體的慢性發炎;此外,還得確保營養的均衡攝取,包括執行富含抗氧化成分的彩虹飲食,也就是每餐攝取多種不同顏色的食物,有助於免疫反應正常化。◇
美國自然醫學醫師林侑融 官方粉絲團: https://bit.ly/3k4CV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