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鴻海成功突破「港澳模式」,向德國原廠分別採購500萬劑BNT疫苗。臺北市議員苗博雅指出,有兩項重要的成功關鍵,首先就是美國、日本陸續捐贈疫苗,開創了「藥廠—捐贈人—受贈人」模式;而台積電、鴻海出面承擔「民間單位」的角色,也讓「港澳模式」失效。
苗博雅12日深夜在臉書發文指出,世界上其他國家取得BNT疫苗,皆是以「政府直接對藥廠採購簽約」的方式辦理,唯獨臺灣必須透過「政府、民間企業、BNT、上海復星」四方談判的複雜方式,顯見「政治歸政治、商業歸商業」的說法過於天真;正如鴻海前董事長郭台銘所言,「任何媒體報導都有可能妨礙臺灣取得疫苗」,並非有錢就能買得到。
至於臺灣原先無法向原廠直購的最大障礙,苗博雅直言,中共以「上海復星有大中華區獨家代理權」為由,嚴禁臺灣向原廠洽購,真正的意圖是想強加「港澳模式」於臺灣;其中的陷阱在於疫苗採購契約中,將臺灣至於港澳的「地方特區政府」地位。若接受港澳模式,未來就會成為常態;簡言之,買疫苗與拒絕港澳模式陷阱都是國安問題。
而這次能突破港澳模式障礙,苗博雅認為有兩大關鍵。首先,美國、日本於6月陸續捐贈疫苗給臺灣,創造「藥廠—捐贈人—受贈人」的模式,捐贈國與原廠簽約採購,再贈予臺灣,臺灣則以受贈方的身份免除藥廠責任;不僅解決了臺灣的燃眉之急,也讓中共發現「再擋也沒好處」;隨後再將捐贈國換成民間企業,由政府授權背書。
其次,苗博雅表示,台積電、鴻海與永齡基金會出面承擔中介角色,「民間企業」讓中共的「港澳模式」陷阱失效。雖然上海復星仍在官方聲明中以「臺灣地區」等語吃豆腐,又把BNT執行長公開聲明中「很高興供應臺灣由歐洲製造的疫苗」等語刪除,但並不影響「原廠製造、原廠包裝、產地直送」三大要求,也無法讓臺灣戴上「特區」的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