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6日召開股東會,針對製程發展、海外布局與毛利率、疫苗議題進行說明。台積電估今年全年美元營收將成長超過20%。至於海外布局部分,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不論美國、日本的設廠都是基於客戶的需求,並因為獲得客戶的支持,因此對維持毛利率50%以上的目標抱有信心,而他也首度鬆口,指出到德國設廠正在評估階段。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說,公司在2020年的主要成就,包括晶圓出貨量達到1,240萬片12英寸晶圓約當量,較前一年的1,010萬片約當量成長;16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技術銷售額占整體晶圓銷售額的58%,較前一年的50%成長;提供281種不同的製程技術,為510個客戶生產1萬1,617種不同產品;台積公司占全球半導體的產值24%,較前一年度的21%成長。
3奈米製程2022下半年量產
關於技術發展,魏哲家說,3奈米製程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相較於5奈米,邏輯密度增加70%,效能提升15%,功耗降低30%;而5奈米在2020年Q2量產後,預計提供強效版的4奈米技術,預計在2022年量產。
台積電第三季營收將介於146億至149億美元,毛利率49.5%至51.5%。魏哲家說,下半年外在環境雖然有許多不確定性,不過,台積電將會克服所有困難,獲利持續成長,全年美元營收將成長超過20%。
台積電近年擴大資本支出在海外設廠,股東關切台積電的毛利率能否達成50%的目標,劉德音說,對於毛利率的目標仍具信心,而台積電海外擴張是採取相當審慎的做法,對於相關的成本,公司跟客戶彼此分擔,而毛利率朝50%以上努力,這也反映競爭優勢的狀況。
有股東關心台積電的海外布局,劉德音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設廠規劃自2016年,當年即開始展開會議;而在2019年、決定到當地設廠的前一年,也進行很多次的考察。日本設廠的規劃也不會有例外,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可能影響到考察,但每個禮拜都有與對方進行討論。
劉德音說,台積電到美國建廠,或評估去日本建廠,這都是基於客戶需求,台積電有很多美國客戶,公司有70%的生意在美國,而在未來,美國有美國製造的需求,特別是基礎建設跟國家安全方面。他說,這部分業務在台積電生意裡,是很小的占比,但既然客戶有需求,公司就支持客戶,到日本也是一樣的概念。
另外,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王子陶在結束任期前,曾向媒體透露,指出日前德國是歐洲半導體產業中心,相信台積電幾年後將前進德國開展業務。
對於到德國設廠的規劃,劉德音並未否認,他強調,「我們認真評估,還是在非常早期的階段。」他說,目前跟德國幾個大客戶在溝通當中,到德國設廠是不是對客戶最有利,這方面還處在非常早期的結論,「德國的話,時間還是太早。」
呼籲半導體採自由貿易態度
近年全球興起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的趨勢,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在APEC非正式領袖視訊閉門會議上示警,指出恐造成成本提升、技術進步趨緩。
對此,劉德音說,完全同意張創辦人的說法,他提到半導體產業要避免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在國安考慮之外,應該採取自由貿易的態度,「我相信這些會被聽進去。」
劉德音說,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是多個問題混雜在一起的狀況,包括:疫情、貿易爭端與天災等,全球政府最後做出明智的決定,但半導體製造在地化,「我覺得還是相當局部性的發展。」因為全世界供應鏈已經緊密的結合,讓消費者得到最大利益,但不可能把消費者在地化。
採購疫苗 動員全公司才達成
股東同樣關注疫苗議題,劉德音說,疫苗不是想捐就捐,主要是能不能買到,要有很多專業,也不只是用心而已,還要有很多專業,有法務、採購、物流與營業策略人員組成一個很大團隊,需要整個公司動員才能達成。全世界疫情又開始升溫,希望採購到的疫苗能早點進入臺灣。
另外,股東會順利改選出10席董事,隨後召開董事會一致推舉劉德音續任董事長、魏哲家續任總裁及副董事長。獨立董事部分,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卸任,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萊夫接替獨董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