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lta變種病毒疫情再度肆虐全球的氛圍下,越來越多經濟學家擔心美國經濟未來可能面臨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難題。
所謂「停滯性通膨」指的是經濟停滯(stagnation)和通貨膨脹(inflation)同時持續並行的經濟現象,1970年代的美國已有先例。在這種情況下,光靠央行的貨幣政策是解不開難題的,因為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導致物價進一步飆升,而緊縮的貨幣政策將促使經濟更加蕭條。
解決之道可能需要政府舉債擴大公共支出,同時減稅,然後再配合央行的升息壓抑通膨,但此一組合政策將導致國債包袱不斷擴大,產生債遺子孫的禍害。
現在,隨著疫情在美國各地擴散,8月3日新增確診13.9萬例,創下今年2月初以來的又一高峰。經濟學家擔心,疫情復燃阻礙勞工復工,而各地政府的防疫緊縮管制也將再度衝擊服務業,廠商在招工不足的情況下可能以提高工資為誘因,並將各項成本上漲轉嫁給消費者,如此形成了停滯性通膨的環境。
美國10年期公債最新的殖利率為1.18%,較3月的高峰1.74%大幅下滑,且創下6個月以來新低,反映債市預期美國經濟可能每況愈下,若通膨惡化的情勢不減反增,該殖利率可能進一步下降至1%以下。美債殖利率越低,意謂著債市投資人越來越擔心經濟前景。
專家分析,有別於1970年代肇因於石油危機的停滯性通膨,此時美國若再度出現停滯性通膨,其成因將是過度鬆散的財政支出和貨幣寬鬆政策,及全球供應鏈的持續性中斷。
今年6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較去年同期)上漲5.4%,創下2008年以來最高水準。與此同時,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同比上漲6.5%,但高盛預期2022年下半年將降為2%以下。換言之,明年下半年美國通膨若維持在4%以上,將導致實質GDP為負成長2%以上,停滯性通膨就出現了。
造成2022年下半年美國GDP比今年上半年驟降的主因是消費者的荷包漸漸縮小了。在疫情過程中民眾無法到處消費,因而被迫儲蓄,但經濟解封超過一年之後,民眾的多餘儲蓄已慢慢消耗殆盡,目前儲蓄率為9.4%,這已經與疫情爆發前的7.5%差不多,預估下半年可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此外,經濟復甦的動能也逐漸縮小,在第二季GDP成長率出現6.5%的高峰之後,下半年的各項指標已逐漸緩增。其中,民間機構ADP公布7月美國新增就業人數為33萬人,遠低於預期的67.5萬人。
美舉債觸頂 難再紓困
對股市投資人來說,疫情或許不是他們最擔心的,但若政府祭出嚴厲的封鎖手段,就會導致經濟景氣瞬間冷卻,從而引發股市大範圍的停損和停利賣壓。另一方面,此前疫情第二波、第三波襲來時,投資人還可寄望美國政府推出的紓困案刺激,但此時由於聯邦政府財政拮据,舉債金額已達28.5兆美元,國會若不在10月提高債務上限,聯邦政府可能將現金耗盡。
從聯準會的角度來說,若接下來的經濟呈現停滯性通膨,也將陷入政策的兩難。此前,聯準會官員多次宣稱通膨是短暫的,但美國通膨情勢已連續三個月超出央行的政策目標,本週即將公布的物價報告若依舊呈現通膨惡化的情勢,投資人或許開始質疑聯準會對於通膨的判斷,金融市場或許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縮表時程是聯準會最大難題
不管通膨是否惡化,聯準會當前應該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何時進行縮表(縮減每月1,200億美元量化寬鬆的購債規模),若央行持續無作為,市場依舊錢滿為患,物價的上漲或許會有增無減。不過,聯準會官員也擔心,若提早進行縮表,美國經濟可能遭受衝擊,特別是疫情加劇的此刻。
金融市場目前對於美國停滯性通膨的預期心理仍不濃厚,美股上週還持續攀高,但投資人將密切檢視近期的經濟和物價報告,若停滯性通膨的蛛絲馬跡越來越明顯,資金無可避免的將撤離風險性資產。
至於避險資產方面,若股市出現較大的波動,此時正處於長期低基期的VIX恐慌指數或將逆向暴升,應該是投資人首選的避險管道。其次,美元指數可能也會緩步攀高,因為投資人將預期聯準會可能會祭出緊縮的手段來控制通膨。黃金的情況就比較複雜,黃金雖是傳統上抗通膨的利器,但投資人也會擔心聯準會的緊縮和美元上漲,會限縮金價的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