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隻雄性猛獁象,生活在距今大約1.7萬年前,牠的足跡長達大約7萬公里,穿越阿拉斯加,最後於某個寒冷的冬季或是春季,凍死在布魯克斯嶺(Brooks Range)北坡。
這份8月13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從牠的一根象牙裡面的化學成分,結合人工智慧分析,第一次追蹤到了如此詳盡的資料。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牠在幼年時期只是在牠的家族所在區域內活動。從牠15歲開始,以及生命後期的十幾年裡,牠的活動範圍明顯擴大到加拿大北部更大的範圍。
這個研究組集合了多個領域的專家,通過牠的象牙裡面的鍶和氧同位素,與加拿大各地泥土內的情況進行對比,追蹤這隻猛獁象到過的地方。
研究參與者之一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的伍勒(Matthew Wooller)說:「關於猛獁象在北極地區活動規律的資料很少。其他象牙內同位素進行的研究,有的只取到象牙的某些部位、有的只取到象牙內芯的一部分、有的來自年幼的猛獁象,我們真正第一次得到了一隻猛獁象一生的資料。這很罕見。」
這項研究的結果得益於近期利用同位素濃度對土地進行測繪、建模技術的發展。合作研究員加拿大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的同位素地球化學家巴塔耶(Clément Bataille)介紹說,他們繪製出了一份展示白令陸橋(Beringia)區域同位素構成的分布圖。考古研究顯示,白令陸橋地區曾經連接現今的北美阿拉斯加西岸和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岸。
猛獁象的牙齒類似樹木的年輪,有著一層一層的生長結構。每一層都記錄下了當時該地區自然環境內同位素比例的特徵。根據象牙裡面層層結構的特徵,這個研究組終於拼湊出了這隻猛獁象一生的足跡。
讓研究人員特別驚訝的是,原來雄性猛獁象在成年後其活動範圍有著明顯的變化。這個習性和現在的大象一樣。分析顯示,這隻猛獁象成年後便離開了牠的家庭社區,經常遊蕩到北極圈內,足跡遍布幾萬公里。
「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我們認為這種習性和現代大象的行為很像,」伍勒說,「這隻猛獁象成年後,經常前往高海拔和更北的地區,活動範圍和足跡特徵出現明顯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