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屢次提及的「共同富裕」,儼然成了中國科技巨頭的必答題,中國科技富豪們近期開始不遺餘力的捐獻財富。日媒指出,這些富豪的行為與其說是奉獻社會,這更像是基於恐懼而展開的行動。
《日經亞洲評論》週五(9月3日)指出,這些捐款行動的背後,實際上是出自於恐懼,富豪們擔心被國家及大眾撻伐,有說法指出,此情況將消耗中國私營部門的活力,引發各界擔憂。
多位中國富豪響應捐款
習近平8月17日主持中央財經委員會強調要促進「共同富裕」,希望透過補償、稅收及捐款3種方式來改善收入不均。之後,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個人捐出5億人民幣建立教育基金;拼多多創辦人黃崢則回饋母校1億美元;小米執行長雷軍也不甘示弱,將價值144億人民幣的股份轉給小米基金會及雷軍基金會,這兩個基金會的宗旨是消除貧困。
除了個人捐款,科技公司也投入了慈善事業,騰訊最近公布一項1千億人民幣的投資計畫,用於振興農村地區、提高低收入者工資等;拼多多8月下旬也推動一項100億人民幣的「農業計畫」,致力於研究農場技術及食品安全。
報導指出,中國科技企業家透過寡頭壟斷及IPO(首次公開募股)積累龐大財富。瑞士信貸數據指出,中國最富有的1%人群,約持有中國30%的財富。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月曾公開表示,中低收入以下目前仍高達近6億人,且月收僅1千人民幣,在中國中等城市都不足以租房。
中共官員稱,共同富裕運動不是要「殺富濟貧」。但報導指出,顯然中共當局不認為「共同富裕」與他們長期重視的市場經濟互相矛盾,這使得企業家及國際投資者維持緊繃狀態,這些不想成為監管目標的公司們別無選擇,只能全力配合北京。
陸教授警告:走向「共同貧窮」
北大經濟學教授張維迎近日則在「經濟50人論壇」網站上發表〈市場經濟與共同富裕〉一文,他在文章中首先肯定市場經濟,表示「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反對市場經濟的最大力量,就是特權階層和既得利益者。」、「歷史發展的事實證明,只有市場經濟才能推動技術進步,並使新技術很快商業化,惠及普通大眾。」
接下來,張維迎大篇幅探討企業家活動。他說:「提高工薪階層收入的最好辦法,是讓企業家活動更自由,市場競爭更激烈,而不是相反!消滅了企業家,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會回到赤貧狀態。」
他還說:「我們必須明白,扶貧的錢,形式上是政府或慈善機構給的,本質上是企業家創造出來。政府和慈善機構能做的只是把財富從一部分人手裡轉到另一部分人手裡,不可能無中生有。正是企業家創造了財富,政府和慈善機構才有了可用於扶貧的錢。⋯如果企業家沒有積極性創造財富了,政府也就沒有錢轉移支付了,慈善事業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張維迎直言:「計畫經濟是少數知識分子設計、然後靠強權從上到下強加給社會的,所以一定有人捍衛它,替它辯護。市場經濟不同,它不是知識分子設計出來的,而是從下到上自發產生的⋯生活在計畫經濟制度的人批判計畫經濟,要冒政治、甚至法律風險⋯。」
「如果我們失去了對市場的信念,引入越來越多的政府干預,中國只能走向共同貧窮。不要忘記,當年搞計畫經濟的本意是為窮人謀福利,結果卻造就了越來越多的窮人,使窮人的命運比過去更悲慘。」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