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所提到的「金糕」,就是外面賣的山楂糕,該詩還說明,山楂的胭脂紅色有解酒毒和幫助消化的功效。山楂因其顏色為紅色有如胭脂,因此又名為胭脂紅。
根據《臺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或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var. majorN.E.Br.之乾燥成熟果實。主要產於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其中臺灣也有小部分栽種,但主要是以鳥梨為主,通常在秋天果實成熟時採收。
該植物最早記載於《爾雅》一書,主要稱為「朹」並作為藥用。梁代陶弘景所著的《神農本草經集注》及唐代《新修本草》稱山楂為「赤瓜」,宋代《圖經本草》稱它為「棠梂子」。而明代李時珍說:「赤瓜、棠梂、山楂一物也。」並說「古方罕用,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後遂為要藥。」因此山楂元朝以後始為廣用。而因其顏色紅潤故又稱胭脂紅、紅果,又生長在山上,因此又稱山里紅。
天然的維生素其選購時以片大、皮紅、子小、肉厚者,氣微清香,嘗之味酸為佳。依據不同的臨床使用,而有不同的炮制方式,最常見的是晒乾切片,去除雜質,篩去脫落的果核和果柄,並乾燥之;另外有將山楂片置於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色澤加深,略有焦斑時取出後放涼稱為炒山楂;也有用武火炒至表面呈現焦褐色、內部黃褐色時,噴灑少量清水,取出後晾乾稱為焦山楂;最後還有用武火炒至表面呈現焦褐色、內部焦褐色時,噴灑清水少許,滅盡火星,攤開涼透稱為焦山楂。另外,市面上出現新的乾燥方式為冷凍乾燥的山楂,其通常會去除中間的核,而呈中空狀,以確保乾燥完全,因其為低溫乾燥,所以有效成分可以完整保存。又因其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又稱為「天然的綜合維生素」。因此,有民眾會直接買來當作零食吃。
坊間鳥梨混淆坊間有一些混淆品,為同科植物鳥梨的成熟果實,其可用幾個方式去辨識,以外觀來看,通常山楂表皮呈棕紅色,類白色皮孔較明顯,而鳥梨表皮呈黃褐色或略接近紅棕色,皮孔顏色較淡而不明顯;正品的山楂果柄,通常對稱成直筒狀凹洞,果核淺黃色且質地堅硬;聞起來山楂略有酸氣,鳥梨則有梨子香氣,以上幾個辨識的方式,一定可以有所區分。
冰糖葫蘆山楂歷史上最常聽的就是冰糖葫蘆。據說南宋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妃子病了,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最後一位江湖郎中進宮,為貴妃診脈後用山楂與紅糖煎熬,每次飯前吃五至十枚,貴妃按此法服用後,果然不久病癒。後來這種吃法傳入民間,就成了為冰糖葫蘆。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目前市面看到的冰糖葫蘆也有用草莓、番茄等當作基底,也非常的可口好吃。
山楂除了可以幫助消化,消食積之外,也對婦女經期不順者有改善的效果,現代藥理研究其對於高血壓有改善的功效,山楂為大眾常用的食品,因此政府對二氧化硫殘留和重金屬砷、鎘、汞、鉛等和黃麴毒素的檢測,都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民眾都可安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