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0歲家庭主婦,睡覺常做夢,易受驚嚇,耳鳴,大便很硬,幾天甚至10天,才排出一些羊屎狀的大便,右小腹常痛。婦人去看內科,醫生說是更年期症候群。婦人吃了醫生開的藥後,症狀沒有改善多少,尤其是右下腹整天痛,最為困擾,最為難受。換了另一個醫生看,醫生說是自律神經失調,打針吃藥後,病情依舊。不是什麼大毛病,卻困擾到漸成恐慌症。
兒子見狀,帶媽媽改看腸胃科醫生,並用X光檢查腹部。醫生一看,不得了,腸子裡全是塞得滿滿的大便。更驚訝的是,這位婦人的腸子,比一般人長很多。醫生建議,用手術結紮過長的腸子。手術後,婦人果然肚子不痛了,大便雖然還有點硬,卻順暢多了。就這樣平安過了10年。
婦人60大壽的生日過後,10年前的惡夢,再度翻腸攪肚,又不能大便了,肚子又痛了起來,而且比以前還痛。於是,再度去看醫生,醫生還是決定用手術處理。這次手術,沒有得到幸運之神的垂顧。手術後,仍不容易排便,肚子的疼痛,比手術前還嚴重。婦人急得快哭出來了!
經過醫生仔細檢查,竟然發現腸子沾黏得很嚴重,要再度開刀,撥開沾黏的部分。但醫生也說了,手術後,可能的風險是:沾黏變得更嚴重。
這下子,婦人驚住了、傻住了!要不要再做第二次手術?掙扎煎熬猶疑了很久。最後先生定奪,不要再冒險了。婦人於是尋求開刀以外的治療,輾轉好幾位醫生,一年過去了,還是沒改善多少,牽腸掛肚,苦不堪言!好朋友就問婦人:「妳怎麼就不考慮針灸看看?」
腸子的相貌
* 消化器官從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到肛門,全長約9公尺。
* 食道到胃的賁門,約長25公分。
* 小腸自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到大腸,約長6~7公尺。
* 大腸和小腸中的迴腸相接,較小腸粗而短,約長1.5~2公尺。
* 大腸分成盲腸、結腸、直腸三部分。
* 人體70%免疫系統在腸道中,腸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腸道的虛實
* 大腸從腸道內的消化物質中,吸收水分、電解質進入血液。
* 無用的剩餘消化物質形成糞便,大腸成為糞便倉庫,最終從直腸排出糞便。
* 大腸分泌黏液,保護腸道,防細菌入侵,預防產生疾病。
* 大腸前段酸鹼PH值5.5,中段6.2以上,下段6.8。
米田共的旅程
* 結腸約每30分鐘,擠壓形成袋狀,以蠕動方式,沿結腸一路擠壓糞便。
* 食物殘渣,約花19~36小時,通過大腸。
* 食物從口入到結腸時間,約飯後12~15小時。食物從入口到大便排出,約24~72小時。
* 古人消化食物約花8~12小時。現代人消化食物約花80~120小時(3~5天)。
* 宿便積達3~6公斤,易肥胖、便祕。宿便積達7~12公斤,易睡不飽。
* 養生要訣:成人七分飽。俗諺:若要小兒安,留於三分飢與寒。
* 葛洪名言: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
先認識腹膜的保衛性
腹膜圍繞在腹部骨盆表面的四周,如同堡壘。腹膜覆蓋在腹壁漿膜的表面,被腹膜圍繞的空間,叫腹膜腔,腔內有防護膜液分泌,用來防止內臟器官互相磨擦而受到傷害。
為什麼會腸沾黏
* 腸的最外層,有潤滑層,與外界隔絕,不能接觸外界。一旦開刀,引起發炎反應,造成潤滑層,不再潤滑,所以易產生沾黏。
* 當腹部被打開,接觸到空氣、醫療器械等異物,易引起發炎,導致腸沾黏。根據衛福部統計,有93%腸腔手術後發生沾黏。
* 手術後形成的傷口,在傷口修復時的疤痕組織,把不相連的組織,拉下水,黏在一起,造成沾黏。
* 因手術、外傷、車禍所造成,內臟受到撕裂傷而出血、感染、發炎,即使體外皮膚無傷,仍易造成沾黏。
* 體內臟器受損傷,修護組織的纖維母細胞大量增生,易導致沾黏。
* 因某類藥、癌症轉移、放射線治療等因素,導致沾黏。
沾黏的陷阱
* 最易沾黏的手術:胸腔科、腸胃科、肝膽科、泌尿科、婦科。其中消化道占六成,婦科占三成,其他占一成。
* 曾患骨盆腔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症及蟹足腫體質者,易沾黏。
* 只要手術,沾黏機率約95%,小腸為沾黏率最高之器官。
* 開刀後2~6週,沾黏最易發生。也有開刀3個月後,甚至10年後,才出現沾黏。
* 沾黏中有1/3患者,嚴重到須住院。其中有1/3患者,須再手術。因沾黏而須再開刀,會產生更嚴重旳沾黏,陷入惡性循環。(下週四待續)
——摘編自《七情掛心——迷雲遮慧月》,(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