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美國耶魯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創新扶貧行動(IPA)共同合作的大型口罩防疫研究,探究了口罩能否有效阻擋病毒,並降低疫情的傳播。
這項研究在孟加拉的600個村莊進行,參與人數約34萬人。研究人員給一半村莊提供布製口罩或外科口罩,並通過各種方法鼓勵、宣導人們正確戴口罩,而另一半村莊的人則不戴口罩,試驗為期8週。
在配發口罩地區的公共區域,研究者會派人觀察民眾配戴口罩的比率,以及配戴方法是否正確,並且,在實驗的最後階段,依兩種方法找出COVID-19感染者,一是找出符合染疫症狀的人,二是抽血檢驗部分參與人員,確認血漿中是否有COVID-19病毒的感染痕跡。
50歲以上 外科口罩顯著防疫
研究結果顯示,戴不同口罩人群的有症狀感染比率,總體來說,比試驗前降低了9.3%。其中,戴外科口罩的人群有症狀感染率降低了11.2%,而戴布口罩則幾乎沒有降低。
口罩的保護力隨著年齡而增加,在50~60歲戴外科口罩的人群中,有症狀感染比率降低23%;超過60歲的人群中,更是降低了35%。
然而,研究也發現,戴外科口罩對於50歲以下的人群,防疫效力卻不顯著。
研究亦指出,試驗結果不應被解釋為「外科口罩僅能預防約10%的確診率」,因為在這場試驗中,宣導、鼓勵戴口罩的措施,讓戴口罩的人群比率僅增加至42%,那麼在更嚴格實施口罩政策、口罩配戴比率更高的地區,估計能降低超過10%的確診率。
布製口罩的過濾率是37%,外科口罩則是95%,且使用肥皂與水洗滌10次後,仍有76%的過濾率。外科口罩成本較布製口罩低,保護力較高,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戴外科口罩是防疫的好選項之一。
在孟加拉疫苗施打率僅有5%的背景下,這樣的結果似乎暗示著疫苗並非唯一的防疫答案。
不過,這項研究也有其侷限性。首先,研究人員必須取得受試者的同意,才能夠抽血檢驗,因此,受試者並非全面接受血液篩檢,這可能導致研究人員高估口罩的防疫效力。
此外,這項研究僅針對Alpha變種進行篩檢,因此,對於目前流行於全世界的Delta變種,口罩的防疫效力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