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亞太或陷飛彈競賽? 國防部長:臺無此意

國防部長邱國正。(中央社)
國防部長邱國正。(中央社)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為因應中共威脅,我國國防部提出特別預算2,400億,規劃在2022年至2026年間提升國軍戰力,籌獲飛彈、艦艇等武器系統,立委江啟臣質疑,目前澳洲、臺灣等國家都在部署飛彈,會不會讓亞太陷入飛彈競賽?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臺灣沒有軍備競賽的念頭。

為因應中共威脅,國防部提出「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編列2,400億預算,要在2022年至2026年內,獲得國造飛彈、海軍艦艇等武器系統以快速提升戰力,其中預算分配中有64%為反艦、反制為18%、防空為18%。

立委江啟臣質疑,目前臺海情勢應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但因為目前政治沒有進展,無法改善,導致了軍事因為迫切需要而加碼?而「迫切需要跟軍備競賽是一線之隔」,怎麼樣避免陷入軍備競賽,只用軍事反制,恫嚇效果能不能達到喝止,因此會陷入循環問題。

他指出,因為政治上無法防止恫嚇,所以軍事只能採用反制或者恫嚇,但是對方也在增加預算,所以我們也被迫增加,這是循環問題,目前日本、南韓、臺灣、中國等國家都在投入中程、長程飛彈的研發,會不會讓亞太陷入飛彈競賽?而臺灣自己的雲峰飛彈是不是有1,200公里的實力,現在研發成功了嗎?

江啟臣建議,目前軍事被迫加碼,到底要部署到多少,這都要給大家一個答案,目前可能有轟炸、封鎖兩種戰略,目前反艦比例為64%是反制封鎖戰略,但是戰略是在改變的,不能排除其他狀況。

國防部長邱國正認為,沒有被迫加碼,而且從未有軍備競賽的念頭,因為沒有條件,我們要做的是讓對手評估代價,其他國家有他的考量,我們要做好的是防衛工作,就像打架時,有長槍、短劍,如果只有短劍就被逼到臨頭,另外雲峰飛彈的研發還在努力。

立委林淑芬指出,中共的軍事預算是5.6兆,所以沒有軍備競賽的問題,這種狀況是不對稱作戰,所以臺灣要有足夠的防衛性軍武,而國防是國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沒有軍事基礎,何來談判籌碼?人民擔心的不是軍備競賽,而是有沒有能力奉陪到底,所以要扭轉過去國家戰略上的錯誤。

如何平衡軍購和國防自主? 防長:兩者並進

立委張其祿擔心,此次多項案子是屬於一般項目,為何此次要編列為特別預算?去年向美軍購1,600億,金額已達國防部半年總預算,國防部該如何平衡軍購和國防自主?而美國軍售項目多與國防自主研發項目相似,例如魚叉飛彈和雄二雄三飛彈,能否平衡?另外除了買武器外,可否將重要的軍工技術引進?

邱國正強調,此次編列預算是全盤考量,為了要因應敵情,也是為了要能夠國防自主,並促進國內軍工業發展。

邱國正補充,不會因為軍購就把既有的技能停頓,而魚叉飛彈跟雄三飛彈有長短互補的效能,而武器重要的是硬體,亦需要適當的軟體,會在訓練方面強化,除了武器共售外,技術、操作等事物我們也會索取過來。

中共2025年具備犯臺能力 立委:為何國防緊急設施2026年才能完成?

立委林昶佐詢問,在本次特別條例裏面,特別預算裡面提到國防緊急設施,此特別條例中的10個案子裡面有5個案子,本來就在公務預算的編列之中,可否說明為甚麼不能持續編列在公務預算裡面?

邱國正曾於日前表示,中共在2025年具備犯臺能力。立委蔡適應質疑,中共2025年就有犯臺能力,為何計畫要到2026年才能完成?甚至2027年才可能完成,中間有空窗期,有無考慮修改特別條例時程,加快我軍的防守能力?邱國正回應,戰備是逐年,會訂出年限是基於全盤考量。

邱國正指出如果編列在公務預算裡面的話,要到2031年才能完成,所以會出現軍備武器無法快速的籌備的狀況,因此提列出到特別預算的原因很簡單,可以縮短至2026年完成,且因為我們具有純熟的技術,如果能夠短期內把數量提升,對當前狀況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