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櫃輪市場運價大幅下跌的傳聞不斷,但長期合約運價仍持續上揚,近期從亞洲到北美的跨太平洋即期運價下降16%之多,反映出業者在增加運力方面的努力,但外界認為,這恐怕是一個旺季結束的開端。
綜合媒體報導,不少公司近期將其他航線的貨櫃船,轉移至跨太平洋航線,以因應美國激增的進口運輸需求。以萬海航運為例,約34%的貨櫃船用在亞洲至北美的航線;德翔海運也在近日開通跨太平洋航線。
德國貨櫃航運商赫伯羅德執行長詹森(Rolf Habben Jansen)指出,目前新投入的運力相當小,儘管意圖非常好,但真正貢獻並未想像的高。他說,許多貨櫃船公司正在將所有「能找到的船」都放在跨太平洋航線上。
詹森認為,與8艘2,000標準貨櫃(20呎)船相比,1艘16,000標準貨櫃(20呎)的船效率會高很多,因為港口面對更多的小型船舶,恐帶來壅塞的問題,這正是許多公司不太願意找小船的原因之一。
航運研究機構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長墨菲(Alan Murphy)分析,全球港口壅塞情況至今未獲改善,尤其北美地區一直很嚴重,許多貨櫃船排隊進港,累計已抵銷300餘萬的20呎標準貨櫃(TEU)運能,數字等同於全球運力的12.5%。
墨菲指出,若以航商規模來看,目前塞港的船舶數,已經超過第三大貨櫃航商法國達飛海運的12.2%總運能,也相當於韓進海運在2016年倒閉時的3.5倍運能。
觀察近期跨太平洋航線的運價,也有大幅下降的趨勢。根據Freightos Baltic全球集裝箱指數(FBX)資料顯示,上週四(9月30日)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40呎標準貨櫃運價,已下滑到1萬6,153美元,與7天前相比,減少3,029美元;而從亞洲到美國東海岸的運價,則下跌3,523美元來到1萬8,711美元。
不過,臺灣貨攬業表示,除了地中海航運(MSC)已宣布調漲「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以外,包括韓國現代商船(HMM)、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中國遠洋運輸(COSCO)及以色列以星航運(ZIM)皆宣布加收GRI,平均各家業者每40呎櫃加收費用來到1千美元(約新臺幣2萬8,000元)。
根據反映合約運價走向的Xeneta Shipping Index(XSI)數據顯示,繼8月份增長2.2%及7月份增長28.1%後,9月份貨櫃航運市場的合約運價則上漲3.2%,比去年同期高91.5%。
詹森表示,貨櫃船的強勁需求至少持續至2022年的黃曆新年,在美國進口需求持續上揚的態勢下,貨運市場不太可能恢復正軌。他預估,貨櫃航運市場逐步正常化可望在2022年,惟存在許多風險因素,像是明年美國將召開的勞資談判,還需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