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灣不再依賴單一市場 走出新經濟路線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雙十國慶大典10日在總統府前登場,總統蔡英文發表年度國慶演說,並針對國人關注的經濟、產業發展狀況進行論述,她說,臺灣經濟成長率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我們走出一條不再依賴單一市場的新經濟路線。」學者提到,過去依賴單一市場,對臺灣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如今情況已被扭轉。

蔡英文說,這幾年來,面對全球經濟變局,臺商大量回流,並加速產業轉型,「一舉翻轉過去30年,因為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所造成的經濟成長緩慢,以及資金和人才外流的問題。」

「臺灣經濟的表現,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蔡英文說,而且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這證明,臺灣有能力創造更有韌性、更自主的經濟發展模式。」

另外,她也提到,全球半導體晶片的短缺,更突顯了臺灣在供應鏈上的重要;臺日關係持續深化,歐盟跟我們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復談了、臺灣也向《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遞件。

「我們走出一條不再依賴單一市場的新經濟路線。」蔡英文認為,這是臺灣經濟能夠立足世界、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關鍵。

學者:堅韌是臺灣經濟特性

元智大學EMBA兼任副教授高仁山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提到,蔡總統在經濟方面的講話突顯出臺灣經濟體「堅韌」的特性,即使面對災害與挑戰,臺灣都可迅速復原,讓經濟回到正成長。

他說,總統提到的過去30年,臺灣經濟依賴單一市場的狀態,這雖沒指名,但大家都知道在說「中國」,而隨著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臺灣意識到不能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不會再過於依賴中國市場。

高仁山說,過去臺灣、日本、韓國等國都對中國有大量投資,這導致本土勞工失業,因而降低消費能力,而中國則因為就業率變高,因此消費能力大增。中共則以中國市場「以商逼政」,逼迫臺灣簽署不利於臺灣的貿易協定,包括:服貿、貨貿。

他說,同時,臺灣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在中國,反而忽略許多有潛力、具高附加價值的市場,比如近期的立陶宛、波蘭等歐洲國家,願意對臺灣提供協助,才讓臺灣意識到這些同樣站在反共立場的國家,「很可惜,臺灣沒有早一點發現。」

高仁山說,蔡總統在演說中特別提到臺灣要與美國、自由世界貿易協定。他說,越南之所以在近期崛起,就是因為他們與美國簽自由貿易協定,同時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CPTPP的會員國,這突顯臺灣簽BTA的重要,除對我國傳產的出口有利外,更重要的是可通過貿易與美國在科技與文化方面展開合作。同時象徵臺灣在智慧財產權的實力,已經可以跟美國進行對談,這是臺灣的一項突破。

至於CPTPP,高仁山說,過去在亞洲,都是由中共在主導貿易方向,並沒有以民主世界為主的國家主持的貿易協定,而CPTPP就是在補足這塊的空缺,「臺灣的加入勢在必行,除了有利於貿易,同時對臺灣的文化、科技,以及災害抵抗能力,都會有所幫助。」

蔡英文的演說同時提到臺灣半導體在全球具有的關鍵位置,高仁山說,臺灣發展半導體從李登輝總統、扁政府時期就開始,如今碰上難得機遇,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他說,半導體產業鏈是一種典型的各國合作產業,如高端機械設備得依賴美國與荷蘭,精密化學材料來自日本與德國,臺灣在晶圓代工領域具有不錯的成績,象徵臺灣是優異的「整合者」。

高仁山說,近兩年因為疫情,使得遠距上班需求暴增,加上電動車也在發展,使得晶片出現嚴重短缺,而臺灣在過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答應西方國家調配產能,「這體現出臺灣是個愛好和平、幫得了忙、願意幫忙的國家,這是很正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