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去年約250萬國人有睡眠困擾

長期失眠,存在許多原因。(國衛院提供)
長期失眠,存在許多原因。(國衛院提供)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睡眠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環境壓力讓民眾面臨生理、心理等多個層面的健康影響,經統計,去年有近25%民眾存在睡眠問題,推估全臺約有近250萬人;也發現,安眠藥佐沛眠(Zolpidem)單單在2018年,醫令量曾達1億3千多萬顆,顯示民眾的睡眠困擾增加,以及對安眠藥有依賴情形。

國衛院29日舉辦「探討臺灣失眠問題及鎮靜安眠藥不當使用防治策略」記者會,探討臺灣失眠問題現況及安眠藥處置策略。

臺大醫學系副教授吳佳儀表示,睡眠有調理生理時鐘、賀爾蒙分泌等功能,同時提供清醒時刻的警覺性,但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110年的全國民調顯示,約四成國人有輕度失眠問題,其中又以「心理壓力」最常見。

吳佳儀指出,分析過去10年資料,臺灣人對安眠藥的使用量在全球排名約在6至10名,另從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最常用的安眠藥「佐沛眠」,2018年醫令申報量曾達1億3千多萬顆,顯見國人對安眠藥的依賴度不低。

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李明濱則說,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在每年7月,都會針對民眾睡眠品質進行調查,去年平均有25%的民眾存在睡眠困擾,進一步推估全臺約有250至300萬人存在睡眠困擾,今年則增加至30%,當中有50萬人過去一週都受睡眠障礙所困擾。

今年5月本土疫情大爆發,國衛院論壇執行長許志成表示,疫情讓民眾只能長時間待在家,不能出門聚餐或聊天,許多人「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有些會選擇到藥房買成藥,或向朋友借安眠藥服用,實際上安眠藥存在成癮風險。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暨睡眠疾患中心主治醫師陳錫中則說,臨床上也發現部分民眾受疫情影響,出現焦慮症狀;受限於防疫措施,戶外活動時間降低,接觸到的日照減少,進而影響生理時鐘;另外,也因為運動量不足,影響睡眠品質,其中約有三成高齡長者,在疫情期間受到明顯衝擊。

國衛院表示,造成失眠的原因百百種,民眾若有失眠的情形,建議與專業醫師討論自己的生活作息與相關生理、心理狀況,經醫師診斷用藥,避免因自行購買成藥使用,繼而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