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市售飲料宣稱無糖 消基會檢出多數仍含甜味劑

消基會2日公布市售飲品、蜜餞產品抽驗添加物檢測結果,發現多數商品宣稱無糖、低糖,但都有添加1到3種甜味劑。(消基會提供)
消基會2日公布市售飲品、蜜餞產品抽驗添加物檢測結果,發現多數商品宣稱無糖、低糖,但都有添加1到3種甜味劑。(消基會提供)

【記者賴玟茹、方金媛/連線報導】消基會2日公布市售飲品、蜜餞產品抽驗檢測結果,發現此次檢測有10件商品宣稱無糖、低糖、低熱量,但其實都有添加1至3種的甜味劑,儘管甜味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無確切定論,仍提醒消費者注意。 

消基會今年7月到雙北量販店、福利中心、便利商店及線上購物等販售通路,購買10件飲料、15件蜜餞商品,進一步檢測25件樣品的甜味劑、漂白劑等添加狀況。

《消費者報導》雜誌社發行人胡峰賓表示,25件樣品中只有2件沒有檢出甜味劑,其餘23件有檢出1種以上的甜味劑,但量都符合標準。此外,其中一件產品「泰國頭等艙果乾」檢出甜味劑「紐甜」成分,但卻未標示,儘管檢出量符合規定,仍涉及商品標示不實。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指出,甜味劑由於甜度高,只要添加少量就能有甜味,因此幾乎沒有熱量,對糖尿病患者或是需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能滿足口腹之欲,但有研究指出,若吃得越多,就會越嗜甜,對身體並不好。

凌永健說,建議消費者在選擇精製糖的替代品時,優先選擇天然蜂蜜或楓糖漿代替,若是控制體重或患有糖尿病的消費者,在使用任何糖替代品前也應先詢問醫生或營養師。

消基會表示,不添加砂糖但添加其他人工甜味劑的食品,在外包裝標示「無糖」,可能有誤導消費者之虞,建議政府應研議添加人工甜味劑代替砂糖的食品,在包裝應有更清楚的標示,以免消費者選擇無糖食品卻過度依賴甜味劑,養成嗜甜的飲食習慣。

掛羊頭賣豬肉

20年老店驗出混肉

冷風颼颼來鍋羊肉爐暖心又暖胃,但小心吃到假羊肉。針對全臺肉品是否有豬肉混摻,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在網路及南高屏地區實體店家各購買25件,共50件肉品送至SGS檢驗,結果竟有7件不合格。

實體店面25件羊肉商品包含羊肉爐(羊肉專賣)15家、火鍋店2家、肉品專賣店4家、大賣場4家;其中有1家位於臺南、店名為「岡山羊肉」的20年老店,其羊肉片驗出豬肉成分。

而從網路購入的25件肉品,包含20件羊肉片、羊肉串、羊肉丸等,以及5件牛肉片與牛肉丸;檢驗結果有羊肉串1件、羊肉丸2件、蔥爆羊肉1件、羊肉片1件、牛肉丸1件檢驗出含有豬肉成分;廠商分別位於臺北、臺南、高雄。台灣消保協會表示,沒想到網路竟是肉品混摻的通路,其中不乏銷售量超高的賣方。

台灣消保協會指出,這種肉品混摻銷售手法多年前也曾出現,當時的黑心公司已經解散,事隔多年後,竟仍有羊肉混摻豬肉的產品流竄全臺。呼籲主管機關追查源頭及流向,業者也應主動下架不當商品,確實標示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