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青少年打BNT心肌炎為美2倍 指揮中心:評估做法不同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國內12至17歲青少年於今年9月底接種第一劑BNT疫苗,目前已滿4周,有專家經估算後認為,臺灣青少年施打首劑BNT後,心肌炎的粗發生率為美國青少年2倍,呼籲指揮中心能提出相關數據。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日表示,臺灣與美國的通報敏感度不同,數值也會受影響,並表示,會再與專家討論是否接種第二劑BNT疫苗。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2日在其臉書以「你家小孩要不要施打第二劑BNT疫苗?」為題發文,文中提到,依美國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資料顯示,12至17歲施打第1劑心肌炎發生率為女性1.1/百萬劑、男性9.8/百萬劑,而第2劑的發生率為女性9.1/百萬劑、男性66.7/百萬劑,而美國此年齡層心肌炎的背景值,女性不超過2,男性不超過4,該學術論文發表於今年8月。

對於指揮中心規畫青少年施打BNT疫苗政策,她表示,當時臺灣多位學者,對於臺灣這樣的接種政策「表達疑慮」,並建議家長不要同意施打。而今青少年又要決定是否施打第二劑BNT疫苗,何美鄉表示,臺灣12至17歲的人口組群約為120萬人,接種率88%,臺灣青少年接種第一劑BNT後,罹患心肌炎的機率約為13/百萬劑。

她認為,在沒有臺灣此年齡層預期的心肌炎背景值的情況下,我們至少可以說,臺灣青少年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心肌炎的的粗發生率為美國青少年的兩倍;至於第二劑,是否也會相對的提升,非常值得關切。

何美鄉提到,歐美各國的疫情持續嚴重蔓延,為這些國家決定讓青少年施打疫苗的原因,而臺灣專家也說利大於弊,但卻從未提出利與弊的數據分析供家長參考。

她強調,現在最重要的是,腦袋要清楚的思考,疫苗的『利』是預防重症與死亡,同時也請指揮中心的專家,用數據推估,臺灣小孩的重症、死亡分別是多少,並提到,疫苗的『弊』是嚴重心肌炎,年紀愈小,風險愈高,才能讓青少年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承受這些風險?

各國心肌炎發生比率高低 指揮中心:牽涉「通報敏感度」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莊人祥表示,每週都會針對心肌炎部分做說明,截至10月27日的最新數字,接種BNT後心肌炎個案,計有19例,有16名為男性、3名女性,年齡在12至21歲間,其中18例為輕症,1例仍在住院中。

莊人祥說明,經換算,臺灣青少年接種第一劑BNT後,罹患心肌炎機率為男性22.5/百萬通報率、女性5.5/百萬通報率。

另外,他表示,美國與臺灣做法不同,美國是針對逐一個案進行病例審查,分子較為嚴格,中間也牽涉各國不同的通報敏感度,也都會影響到數值。

至於青少年是否接種第二劑BNT疫苗?莊人祥則說,會依據現有的心肌炎數據,與專家討論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