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供應鏈以大帶小減碳 專家:擴散快效果大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關於透過供應鏈以大企業帶小企業減碳做法,台灣綠電應用協會祕書長許博涵說,像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全球已有339品牌是RE100成員,RE100成員很多供應鏈在臺灣,對臺灣減碳自然會產生拉動效果。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莫冬立說,供應鏈減碳延伸不會僅止於一個行業,減碳擴散效果會更快、更大。

許博涵指出,臺灣追求減排,也是在建立臺灣供應鏈廠商的對外競爭力,透過減排鞏固了339永續品牌供應鏈的地位。做減碳同時提高本身產業競爭力,透過採購綠電、減排創造淨零碳排的智慧型產業生態系,是產業的機會而不是壓力。

莫冬立說,供應鏈減碳的意義包括,企業的速度絕對會快於政府立法。政府訂定完整措施,時間會拖較久,因為要顧及太多利害關係人的意見,而企業談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CSR(企業社會責任),可發揮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大家想像,對公司來說訂單攸關生存,為了掌握訂單就必須往減碳這條路走,所以企業的動作會比政府快。

莫冬立提到,供應鏈減碳的延伸不會僅止於一個行業。像台積電供應鏈的管理相關目標是700家,這700家又會延伸到化工等行業;或供應鏈是一層一層下去,如蘋果的供應鏈第一線是鴻海、緯創等幫它組裝,但是有些零件鴻海或鴻海的子公司須向其他公司叫料,就變成每一層供應商要求下一層供貨商減碳,帶動更多或更快速的減碳效果發生。至於中小企業漏網之魚,他說,要做到100%涵蓋的確有很大難度,政府的立法還是關鍵。

根據《202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顯示,2020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為154萬8,835家,占全體企業98.93%。關於怎樣協助中小企業做淨零碳排?許博涵表示,很多中小企業用電,付一般電價費也挺高,當它想買綠電時只能靠售電商,因大型的綠能開發商不願意把綠電賣給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也比不過大企業,像台積電動輒收購30、40億度綠電來做碳減排,真正買不到綠電的反而是中小企業。

他希望,可讓售電業扮演更多角色,但必須著手扶植售電業、建立綠色金融銀行對售電業的信任度,及健全綠電市場制度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