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政治

醫學報告:長期食用萊肉增加死亡率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四大公投12月18日登場,對於反萊豬公投議題,民團22日舉行記者會列出科學研究報告,表明長期攝取10ppb萊克多巴胺在實驗動物上發現會增加死亡率。

民間反瘦肉精毒豬聯盟22日召開「長期攝取10ppb萊克多巴胺會怎樣」記者會。臺大醫學博士、急診專科醫師邱守苕表示,研究證實10ppb萊劑會增加3種模式生物的死亡率,現行的10ppb萊劑容許量,是否適合在食用肉品上,值得討論。

邱表示,官方文宣強調一天食用33塊含萊劑豬排才會超標,但卻沒有說明這是對正常腎功能成人的概略推估。如果對腎功能不佳的人而言,這樣是安全的嗎?

他舉例,2018年臺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11.9%是全球第三,末期腎病發生率全球第二,洗腎盛行率全球第一,食用劑量和危險劑量竟然只相差10倍,這應當是全世界最危險的食安標準。

他呼籲,萊豬進口問題,務必以科學實證醫學角度進行決策,以符合臺灣民眾的健康福祉。臺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竄升世界第一,猜測與眾多合法殘餘毒物加諸一起,產生交互作用導致高癌化機率,現在還要再加上萊克多巴胺這個食安危險因子,實在不明智。

精神科醫師蘇偉碩則表示,模式動物的實驗發現長期攝取10ppb濃度的萊克多巴胺,會出現平均壽命縮短的現象,顯示萊克多巴胺會有慢性中毒的問題,不宜殘留在食用肉品中。

衛福部風險報告多用舊資料

文獻缺乏最新科學期刊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王文心表示,根據WTO(世界貿易組織)體系下的SPS(食品安全檢驗暨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協定,其第5條第2項敘明「會員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考量現有科學證據、相關的加工與生產方法」,但衛福部2019年所提供的風險評估報告,並非召開「食品風險評估諮議會」(至少15人),而是委託1位學者,以9萬9,990元(小於10萬元)迴避公開招標的方式做成。

王文心強調,這分報告不符合SPS措施所要求,所附的參考文獻缺乏2012年後最新的科學期刊,例如萊劑對腎臟、生殖及神經發育有風險的報告。即使是2012年以前的,也多是2004年之前的舊資料。

藍質疑僑委會違行政中立

綠:政府一體 

此外,國民黨團22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20日與台商總會舉行視訊會議,稱世界臺商憂心不准萊豬進口,將衝擊臺美經貿關係,並阻礙臺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讓臺商被迫表態,有違反行政不中立之嫌。

對此,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強調「政府一體」,指僑委會透過各種場合去了解臺商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臺商就是臺灣在海外的大使,對於各國的國際貿易、公平貿易是最敏感的一群人,也一直表達希望臺灣能多參與國際經貿活動,在國際經貿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