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縱橫職場

通貨膨脹對上班族有何影響?思考這三點

疫情還未結束,通貨膨脹已悄悄來臨。上班族如何看待通膨?(123RF)
疫情還未結束,通貨膨脹已悄悄來臨。上班族如何看待通膨?(123RF)

文/孫明德, 溫怡玲
【編按】經濟學家、投資專家、政府預測模型百百種,各種媒體、自媒體、社群平臺眾聲喧嘩,財經訊息真假難辨,該如何快速有效做出判斷?《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以關鍵時事切入、系統化分析,用最簡單易懂的故事,帶你輕鬆解析總經12大觀察重點:GDP、景氣、出口、匯率、物價、利率、金融投資、實質投資、消費、薪資、全球經濟、產業趨勢,帶你有效追蹤最即時的財經金融資訊,從看似雜亂的碎片新聞中理出頭緒,做一個有能力分析未來的人。

對上班族或企業主來說,疫情對於未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對於整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又會引發哪些改變?可以從三個面向來思考。

1. 成為獲利者或受害者?取決於你的角色

當通膨發生,對領固定薪資的上班族不利,因為薪水沒有增加,物價卻一直漲,等於實質減薪。但通膨可能讓企業老闆占便宜。因為通膨會反映在商品及服務的售價上,有時原物料價格大漲,食品大廠跟著漲價,於是大家日常購買的咖啡也漲價。但過兩年後,咖啡豆價錢跌了,原物料雖然降價,但咖啡的售價並不會隨之調整,如此幾次來回,價差就愈來愈大了。

因此,物價上漲,對企業或對商品來說,有「僵固性」,價格只會往上調,卻不會往下降。但一般上班族薪水並不是跟著政府公告的基本工資增加,就算基本工資每年調高5%,一般上班族並不一定會加薪,這正是臺灣近幾年來上班族面對的真實情況。

不是所有企業老闆都能夠在通貨膨脹時賺進更多利潤。如果在供應鏈中缺乏議價能力,特別是較缺乏技術門檻、供應零組件的中小企業,很可能因為原物料上漲,但下游大廠又不願意加價購買,反而遭到夾殺,獲利空間被極度壓縮。

2. 通貨膨脹,該借貸或儲蓄?

通貨膨脹時,如果拿100元存到銀行,以銀行利率約1%計算,一年之後,可以拿到101元。但原本可以用100元買到的東西卻漲價了,在這一年間已變成103元。一年前你買得起的東西,一年之後反而無法購買,通貨膨脹顯然對存錢到銀行的人不利。

但通貨膨脹對借錢的人反而有利。你可以先借100元去買東西,一年之後它漲到103元,再把這個103元的東西賣掉,然後連本帶利還給銀行101元,還賺2元。所以,通膨對借錢的人有利,對存錢的人不利。

3. 金融投資,該買股票或債券?

金融市場有很多不同的投資商品,例如股票、債券、期貨、基金等。如果物價上漲,大部分公司會隨之調高售價;特別如果它所屬的行業是一家獨大或寡占型態,對於價格的掌控能力更強。例如某些電信業者若要漲價,民眾除了接受之外並沒有太多的選擇,因此通貨膨脹對他們來說反而有利。還有些企業的產品服務是以滿足民眾的「剛性需求」為主,不受景氣影響,調漲空間較大,獲利相對不受影響。投資這種企業的股票,除非企業營運出問題,否則在通膨年代,收益仍相對平穩。

通貨膨脹對哪種投資會產生負面影響?答案是債券。

因為債券購入時採固定利息,類似銀行定存概念,如果定存利息固定,但物價漲很多,定存就不划算。不過,債券報酬率會隨購買價格改變,並不像定存那樣固定不變,後面章節將再深入解釋。

各國央行如何面對通貨膨脹?

當物價上漲,如果央行沒有提高利率,民眾就不想存錢,而是每個人都想要借錢,金融市場就會失衡。因此,可以看到在通貨膨脹的時候,各國央行會開始升息,像美國在2016年以後就多次升息;反之,若物價下跌,則會開始降息。所以,物價的漲跌,會影響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藉由升息或降息,調整民眾借錢或存錢的意願。

——摘編自《孫主任的經濟筆記:景氣預測權威帶你輕鬆看懂總經趨勢,從貿易戰、科技戰、疫後商機、經營挑戰到金融投資一次掌握》,(天下雜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