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頂醫學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croViz Inc.)創業團隊,有感於人口老化導致的高失智風險,通常有明顯的認知退化症狀後,才在診間透過認知功能評量及各項綜合評估,被確診為失智症。
AcroViz團隊自臺大醫學院技轉腦神經纖維客觀分析評量技術,並成功研發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讓國人有機會早期發現失智症或是大腦退化的跡象。
提高診斷率 為重要目標之一
最新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提高診斷率」仍是失智症領域未來非常重要的努力目標。據報告結果推估,全球約有5,500萬名失智者,但卻有高達七成五的人,相當於4,100萬人,尚未被診斷確認,其中未診斷的比率在中低收入國家更有九成之多。
根據衛福部2021年公告的最新資料,目前失智症診斷率約為五成四,雖然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不算低,但依臺灣期待能夠在2025年達到七成的診斷率的目標,仍有不小成長空間。
有鑑於「失智症」早期診斷之急迫性與必要性,臺大醫學院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兼任教授曾文毅與AcroViz總經理陳如芬組成新創團隊,聯手開發失智症早期診斷的解決方案,讓患者能追蹤與自主檢測,期待藉此造福更多失智症患者,掌握更精準的疾病狀況,亦或是在潛在患者的主動健康檢查上,可協助專業醫事人員輔助評估失智症罹病風險。
失智症早期檢查輔助工具是以腦部擴散式磁振造影(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影像技術為基礎,結合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建立一套非侵入式的腦神經纖維示蹤技術(Tractography),提供客觀評量腦神經健康情形之服務,依據臨床資料分析,證實可預測失智症及其預後。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說,有位50歲金融業高階管理者,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環境,且作息不正常,生活中突覺自己變得健忘、決策效率降低,因此一年前來到聯安接受「全腦神經年齡磁振造影檢查」,便採用AcroViz技術,健檢報告上發現腦神經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出了7歲。
此後個案積極依循聯安專業建議,改變飲食、作息等生活型態,一段時間後再次進行檢測,腦年齡數據改善消息振奮人心,鼓勵個案持之以恆,維持健康。
曾文毅表示,失智症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難以自我察覺,且可能經歷長達20年以上的退化期,因沒有外顯症狀,而被忽視,直至終被確診失智症,已到達不可逆的程度,且至今尚未有藥物能夠完全治癒,僅能緩解退化趨勢。
他提醒,提早檢測「腦年齡」,並諮詢專業醫事人員的評估與建議,較能夠在早期發覺「失智症」風險,有機會在大腦退化前期,透過生活型態的改善及多元健康管理介入,維持大腦健康,降低未來失智症造成的損害及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