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公外婆稱謂惹議。時代力量立法委員王婉諭指出,祖父母、外公外婆用詞涉及性別歧視,要求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修正,未來,不論是爸爸的爸媽,還是媽媽的爸媽,都不再分內外,「都是阿公阿嬤、祖父祖母了」。對此,跨域歷史學者呂正理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表示,華人稱謂清晰分明,反而值得西方學習,王委員這個建議,他難以認同。
王婉諭1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去年10月她提出「線上國語辭典」有性別歧視問題,如「男不男,女不女」在字典中被解釋為:「言行舉止、裝扮和生理性別不合,多含貶義。」此外還有「賣淫」、「花痴」、「老處女」、「潑辣貨」、「發騷」等解釋多指女性,或多含貶義,要求教育部改善。
教育部回覆表示,將建立「常態檢修」性平議題內容機制,「定期檢視」是否含有性別歧視、偏見意涵字眼,儘速完成性平內容詞條全面檢修。
王婉諭提到,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原辭典中是指「對媽媽的父母親」稱謂,調整後,加註了「今亦稱祖父、祖母、阿公、阿嬤」;因此,祖父祖母也不只是對「父親的父母親」,也同樣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也就是說,「教育部的辭典中主動向孩子們說明了,不論是爸爸的爸媽,還是媽媽的爸媽,如今都不用再有內外之分,都是阿公阿嬤、祖父祖母了!」
呂正理:我們反對的是中共,不是中國
跨域歷史學者、《共產世界大歷史》作者呂正理向《大紀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與中共是兩回事,「我們反對的是中共,不是中國」。他認為,西洋有些東西該學習,但也存在東西文化差異,不一定得採用。
呂正理舉例,外公與爺爺、舅舅與叔叔、阿姨與姑姑等華人稱謂,表達清楚分明,相較英語叔叔、阿姨(UNCLE、AUNT)語意籠統,東方親屬稱謂反而值得西方人學習。因此,「叫外公或祖父,並沒有歧視哪一邊的意涵」,立委做出這樣的提議,恕他難以同意。
對於教育部同意更改「線上國語辭典」解釋欄增「祖父母是指父親跟母親的父母親,又稱爺爺、奶奶、爺爺、嫲嫲」說法。呂正理說,教育部也會犯錯,但不能說,政府這樣改就是帶有惡意,該被糾正的是頭腦不清的政治人物。
呂正理認為,台灣文化也是大中華文化一部分,台灣保留真正傳統文化,中共用馬列主義解釋中國,破壞傳統文化,台灣要去辯論:「我們才是正統,你(中共)是偏的」。
呂正理說,百年前,很多人的祖先來台紮根七、八代,為何要否認受中國文化影響呢?之所以有人想切割中國,是因為討厭中共、想離中共遠一點,但這些人「錯了!」不是我們要讓路,而是中共必須退下(結束),中國要回歸真正中華文化,跟我們走一樣的路,這樣才對!
呂正理也提到,總統蔡英文已漸漸走出自己的路,不再受深綠綑綁;同時,台灣必須幫助中國推倒紅牆,屆時「他們要建立『新中國』也好,沒說兩岸一定得統一、到時候再說」,事實上,中共隨時倒台不無可能,不過「在中共下台前,我們跟中共沒什麼好談的」一如故總統蔣經國「三不」政策。
傳統稱謂親屬系譜重要 學者:知所從來
作家吳濁流之內姪(吳為其姑丈)、前台師大國文學系教授林保淳以「外公外婆被消失了」為題投書媒體表示,傳統以來,親屬稱謂關係,向來十分清晰,普通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閩南話、客家話的阿公、阿嬤、外公、外嬷、姐公、姐婆,一聽而知,不牽涉所謂「性別平等」問題。
林保淳進一步指出,男女有別,各繫親屬,父系的兄弟姐妹,稱叔伯或姑姑;母系的兄弟姐妹稱舅舅、阿姨,幾千年來,莫不如是,現代仍一體通用。林保淳認為,私下要怎叫,只要明白達意也無不可,但小孩同時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稱呼上區別才分辨得清,「知所從來,是傳統稱謂中極重要的親屬系譜觀念」。
媒體作者:外公外婆「正名」為「阿公阿嬤」才是胡鬧
此外,資深媒體工作者李光儀13日也在臉書發文談及此事,他表示,可理解王婉諭說「「外」字是性別歧視的邏輯,她的想法應該是,被稱為「外」,只因是女方長輩,並沒有其他依據,所以是歧視。但這樣的理解是錯的。
李光儀指出,這個「外」,和中國傳統上氏族有關,意思不是「外人」,而是「非本姓家族」,古代所稱「外戚」指妻族。如果「外」在親屬關係裡是歧視,那怎又會有稱妻族的人「內弟」,稱妻子「內人」,稱丈夫「外子」?白話來說,加個「外」字,就只是區分「同姓的祖父母」和「不同姓的祖父母」而已。
李光儀認為,把外公外婆「正名」為「阿公阿嬤」才是胡鬧。因為,傳統上阿公阿嬤其實也不是專門叫外公外婆的,「嬤」本身就是「媽」的異體字,祭祖在台灣叫做「拜公媽」,難道祭拜的是母親的祖先嗎?就是說歧視的,又變成對男方先祖了嗎?
李光儀表示,追本溯源,所有有典故和歷史背景的語詞,大概都很難不被抓到和現代價值觀違背的地方。但語言文字經過長時間發展,都會賦予不同價值意涵。外公外婆的稱謂有沒有歧視,取決於稱呼和被稱呼的人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