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3月起逐步解封展開經濟防疫 指揮中心3大策略

【大紀元訊】台灣從3月起開國門、放寬檢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樓梯要小心一步步下」,部署催種疫苗、提高篩檢與醫療量能、集中檢疫所轉型等3項策略,降低衝擊,迎接防疫兼顧經濟發展的日常生活。

各國陸續全面解封,決定與病毒共存,台灣也將從3月1日起走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經濟防疫新模式,入境檢疫期間縮短,各場所戴口罩規定鬆綁,3月7日優先開放商務客入境。不過,陳時中也強調,防疫好比爬樓梯,上去很辛苦,下樓要小心,才不怕摔跤。

疫苗覆蓋率是關鍵之一,根據最新統計,COVID-19疫苗的人口涵蓋率第1劑82.79%、第2劑76.70%,追加第3劑接種率40.19%。各行各業中,成績最耀眼的第1類醫事人員,第3劑完成率已超過八成,再者是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工作者。

除了AZ、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也積極與BNT洽談疫苗採購合約,儘管多方來源確保COVID-19疫苗供應充足不斷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染疫重症、死亡高風險族群接種疫苗的意願有待加強。

其中,75歲以上長者各劑接種率都吊車尾,第1劑完成率僅75.3%、施打第二劑者不到七成,第3劑完成率更連一半都不到;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人員連同受照顧者、以及洗腎患者第3劑完成率也只有42.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告訴中央社記者,若以國內符合接種第3劑資格人數分析,施打率雖已達六成,加速各劑疫苗人口涵蓋率仍是指揮中心努力目標,尤其75歲以上長者。

另一個關鍵是篩檢物資儲備與醫療量能擴充,為因應擴大篩檢與治療需求,指揮中心已辦理800萬劑家用快篩試劑的採購;也備妥超過2.5萬劑口服抗病毒藥物,至今使用量約0.1%,尚足因應治療需求。

莊人祥表示,目前確診者幾乎以輕症或無症狀患者為主,幾乎多數安排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旅館隔離,所以口服抗病毒藥物都是交由負責醫療團隊管理及使用。

對於口服抗病毒藥物可否下放到小型醫療機構,莊人祥表示,口服抗病毒藥物仍不普及,再加上國內確診者需集中隔離,藥物下放至診所與現行制度不匹配。若未來個案改為居家隔離,才可能修改給藥途徑,也不排除遠距視訊看診可能性。

在醫療量能盤點擴充方面,除了積極監測醫院隔離病房數,仍要分流輕症患者到醫院外的專責場所,截至2月底,加強版防疫旅館及集中檢疫所約有七至八成空房,收住量能充足。

莊人祥重申,目前一般集中檢疫所六成空房率,將持續轉型為加強版集中檢疫所,統一收治輕症者;相對地,一般集中檢疫所安置移工、境外生的機制將退場,這些入境者將導向一般的防疫旅館。

目前疫情主流病毒株為Omicron,即便多數民眾認同疫情已流感化,不排斥與病毒共存,可是最近香港因為變異株Omicron BA2疫情暴衝,大量病患導致醫院瀕臨崩潰的慘狀,令指揮中心戒慎恐懼,集中檢疫所轉型收治輕症病患,至為關鍵也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