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至全球各國面臨嚴重的通膨壓力,美國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7.5%,是40年來最大年增幅。臺灣2月CPI年增率2.36%,連7個月突破2%警戒線。由於俄烏局勢再度加深通膨,學者分析,Fed升息恐迫在眉睫,但由於得顧及股市、房市的穩定,預期力度不如市場預期的鷹派,而臺灣升息的頻率與強度則弱於美國,此前提下,更得提防爆發輸入性通膨。
通膨與升息效應,去年至今各界多有討論。近期被聚焦的是,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3月2日於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時,所提到升息規劃,指出從3月起執行「一系列」的升息行動,並暗示3月將升息1碼,今年將升息5碼。
Fed的升息態度,市場的反應正反不一。華爾街大多頭、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西格爾(Jeremy Siegel)認為,3月升息1碼幅度低於市場預期,Fed應採更激進的升息措施。
「美國通膨問題嚴重,Fed早該做出因應。」景文科大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說,判斷Fed的貨幣政策決議,把維持金融市場與房市的穩定當作重要考量,也因此這次升息步伐與強度,並沒有如原先預期的鷹派。
章定煊認為,目前Fed已非升息不可,特別是俄烏戰爭讓通膨的「黏性」變高。過去通膨是由於塞港、供應鏈受阻所導致,只要恢復生產可慢慢緩解,但俄烏戰爭則使生產設備等基礎建設受到破壞,影響到全球糧食、貴金屬的供應,同時各國向俄國升高經濟制裁,使俄國的出口受到影響,這都不是短期可解決的問題,代表通貨膨脹的「黏性」變得相當大。
值得一提的是,Fed在此時調整貨幣政策,可面對較小的經濟衝擊,章定煊說,歐洲面臨戰事,歐洲資金容易移轉到美國,尋求美元資產以避險,而Fed在此時升息,由於有來自歐洲的資金挹注,可以沖淡對美國股市、房市的影響,降低發生大崩盤的疑慮。
章定煊說,Fed雖有利於升息決策的條件,但強度並不猛烈,這背後有國際金融局勢的考量,因為升息使得大量資金回流美國,美國經濟不至於出大狀況,但美國的盟友們,包括:歐洲、英國、日本與臺灣等國家的股市、房市卻可能崩盤,「戰火讓人心惶惶,股票已面臨拋售,如果再加上強力升息,對市場相當不利。」由於美國社會普遍認為應加大力度升息抑制通膨,但政府又得顧及金融市場的穩定,怎麼在天秤的兩端取捨,考驗著Fed的智慧。
臺幣大幅貶值 恐加深輸入性通膨
Fed明示3月升息,但力度不如市場預期,影響到臺灣的貨幣政策方向,對此,央行總裁楊金龍透露,今年(貨幣)緊縮的情況是確實會發生的事情。至於臺灣是否跟隨美國,楊說,得依照自身的經濟金融情況評估,未必與美國相同。
臺灣2月CPI年增率2.36%,連7個月突破2%警戒線,主計總處更預告,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受戰爭影響,價格不斷創高,臺灣農工原料高度仰賴進口,預期3月CPI年增率會更高。由於通膨壓力可能升高,央行今年升息力度受到關注。
章定煊說,按照過去的做法,臺灣升息的方向跟著美國,力度則比美國緩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國升息易帶動新臺幣貶值,若貶值的太嚴重,利差擴大,國內的物價跟著上揚,屆時會有輸入性通膨的問題,特別是當今國際油價大幅飆漲,更容易帶動物價的上揚,對此呼籲央行需特別緊盯。
章定煊說,「臺灣太多年沒發生通膨,缺乏處理的經驗,現今面臨的環境又比過去複雜且嚴峻,不能太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