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比特幣ATM成詐騙轉帳工具 臺灣無主管機關

比特幣自動櫃員機(BTM)的數量正快速成長。(MARVIN RECINOS / AFP)
比特幣自動櫃員機(BTM)的數量正快速成長。(MARVIN RECINOS / AFP)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隨著加密貨幣的興起,比特幣自動櫃員機(BTM)的數量正快速成長,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15日,全球有3萬6,445臺 BTM,而臺灣有25臺,數量排在全球第25名。中央銀行說,各國監管當局相繼示警,BTM 成為新的詐騙轉帳工具,國內已有出現相關案例,且近來各國對BTM已加強監管,臺灣並無明確的監管法源與主管機關,這都值得關注。

據追蹤網站 Coin ATM Radar 統計,截至本年3月15日,全球有3萬6,445臺 BTM(見圖 4);其中,美國擁有3萬2,055臺 BTM,占比達88.0%。目前臺灣共有25臺 BTM,其中,臺北市9臺、新北市2臺、桃園市4臺、新竹縣市1臺、 臺中市4臺、臺南市3臺及高雄市2臺,在全球排名第25。

針對BTM,中央銀行在第一季理監事會的報告裡提到,因非現金支付與網絡銀行服務的使用迅速普 及,造成現金需求減少,全球的傳統 ATM 數量預期將進一步下滑,與 BTM 數量的成長趨勢,形成強烈對比。但由於 BTM 監管程度較低、匿名性較高,易淪為洗錢、詐騙等犯罪工具。

央行說,人口販賣與毒品交易使用加密資產支付或洗錢的行為正在增加,部分恐歸咎於 BTM 設置的快速成長。許多國家無對BTM的監管要求,吸引不法分子加以利用,進行洗錢等非法行為。

此外,各國監管當局相繼示警,BTM 成為新的詐騙轉帳工具,近年來歹徒利用一般民眾不熟悉的 BTM 作為騙取錢財的匯款工具,詐騙者拐騙受害人將現金存入BTM 購買比特幣等加密資產,一旦透過 BTM 購買加密資產的交易被推播至加密資產網絡,資金恐怕無法追回且難以被察覺。

央行說,在臺灣,加密資產詐騙已成為3大投資詐騙類型之一,其中也出現要求受害人使用 BTM 購買加密資產,將資金 轉入特定帳戶的詐騙案例。

他們說,國際間監管當局對 BTM 有所關注,BTM 營運商被要求登記或須經核准許可、遵循特定法令,並受特定的主管機 關監管。國際間的 BTM 主管機關多由金融監管部門擔任,如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德國聯邦金管局(BaFin)、日本金融廳(FSA)及新加坡金管局(MAS)。

而在臺灣,央行說,有7家 虛擬通貨平臺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業者(至少1家有經營 BTM)已完成洗錢防制法遵聲明,仍有許多 BTM 無負責人資料,且金管會無從通知,另外,在臺灣無明確的監管法源與主管機關,僅在若涉及洗錢活動,得遵循「VASP 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