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血便、腹脹要小心 大腸癌症狀一次看

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有八成都與年齡、肥胖及飲食等後天生活習慣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且維持穩定作息。(123RF)
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有八成都與年齡、肥胖及飲食等後天生活習慣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且維持穩定作息。(123RF)

文/記者賴玟茹
臺灣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依據2019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有八成都與年齡、肥胖及飲食等後天生活習慣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且維持穩定作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長楊純豪表示,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不過這兩年在臨床門診發現,早期新確診個案數明顯減少,確診人數若突然下降很明顯是因疫情影響,推測未來幾年晚期確診的患者比例,恐因篩檢人數下降而些微上升。

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張世慶則表示,從近兩年門診觀察,腸道阻塞、破裂就醫的患者,及院內緊急手術的比例皆有增加,推測主因為民眾懼怕感染COVID-19而不敢就醫,即便出現症狀也選擇隱忍,直到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願意就診。

腸癌三大自覺症狀

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依臨床患者就醫時的常見症狀,統整出腸癌常見三大自覺的症狀。張世慶表示,像是出現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排便習慣改變情形(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祕),這時就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另外,像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祕、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這也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

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蔣鋒帆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兩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八成與年齡、肥胖及飲食等後天生活習慣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於50歲後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危害。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微創中心主任醫師陳宏彰呼籲,不幸罹患也不要氣餒沮喪,現今已有許多治療武器,配合醫囑、治療不中斷是首要之道,除醫師專業治療外,患者間抗病經驗交流與心路歷程分享,也是抗癌重要動力之一,鼓勵癌友可多參加病友團體活動,一起攜手勇敢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