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在29日發布臺灣最新的主權評等,由原先的AA調升到AA+,這是睽違21年,臺灣主權評等再度達到AA+。標普說,臺灣經濟表現亮眼,政府信用支出穩定,同時今年的財政赤字也將縮減,估計臺灣在未來3至5年間應可維持良好的財政指標。
標普在去年4月調升臺灣的主權評等,由AA-調升到AA,而在本月29日再宣布調升至AA+,而臺灣短期評等為「A-1+」。臺灣的主權評等在2001年7月26日由AA+降成AA,睽違21年,再度重返AA+的位置。
標普說,臺灣的政府可以繼續實施逐步重新開放的政策。儘管疫情對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但2021年臺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仍成長6.4%,是2010年以來最大的成長幅度。
標普指出,由於電子產品出口需求強勁,5G網路部署、大數據處理、電動車與人工智慧對IC晶片的需求仍高,這推升臺灣晶圓大廠為因應供給短缺持續擴張產能,帶動民間投資在2021年成長17.3%,預期2022年將持續強勁成長。
標普說,臺灣強勁的外部指標仍是政府主要的信用支持因素,這是源自龐大且穩定的經常帳盈餘;預估2022年至2025年臺灣的經常帳盈餘對經常帳收入(current account receipts, CARs)比平均為13%。
另外,臺灣在疫情期間進一步鞏固了對外地位,公共與金融部門持有的流動金融資產超過外債總額的100%。
標普說,臺灣強勁的經濟表現降低大規模財政支持的必要性。雖然臺灣政府仍推出總額達新臺幣8,390億元的特別預算,預期2021年臺灣財政赤字對GDP的占比將達到3.6%的高峰,但在今年將縮減至1.5%。
標普表示,臺灣審慎的財政管理、強健的國內流動性與較低的償債成本都是臺灣政府財政實力的支持因素,預期臺灣在未來3至5年間應可維持良好的財政指標。
財政部表示,因應俄烏戰爭爆發推升物價通膨升溫及全球疫情風險尚在,將積極推動機動調降大宗物資稅負及紓困振興相關措施,促進國內經濟穩定成長。
中央銀行說,標普的報告認為,我央行貨幣管理健全,使通膨率低且穩定。此外,相對具有彈性的新臺幣匯率,有助舒緩經濟及金融的衝擊。央行雖升息,但利率仍維持相對低檔,低融資成本及充裕的流動性,有助降低政府債務利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