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印度官員:台灣高峰後確診數可望急遽下降

印度官員指出,臺灣會像印度與其他國家一樣,在這波高峰期過後,未來幾週數字可望急遽下降。圖為臺北開齋節活動8日在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照常舉行。(中央社)
印度官員指出,臺灣會像印度與其他國家一樣,在這波高峰期過後,未來幾週數字可望急遽下降。圖為臺北開齋節活動8日在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照常舉行。(中央社)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印度官員德瓦拉指出,台灣從「清零」轉向「與病毒共存」政策是正確的,像印度與其他國家一樣,在這波高峰期過後,未來幾週數字可望急遽下降。

來台擔任訪問學者的德瓦拉(Rajagopal Devara)曾參與印度當地多項防疫決策,他向中央社表示,儘管目前台灣確診數不斷增加,幸運的是,台灣與中國不同,並未實施全面嚴格封鎖,所以經濟表現良好,經濟數據證明了這一點。 但疫情數字上升,飯店、旅遊、體育、健身、餐廳等產業仍將受到衝擊,在印度,許多地方政府經過審慎評估後,擴大了現金福利、房屋稅與水電減免等措施。

德瓦拉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計劃委員會秘書長,台灣獎助金得主,今年4月抵台,目前在政大國發所研究。馬哈拉施特拉邦擁有1億多人口,GDP占全印13%,印度經濟火車頭,首府是商業大城孟買(Mumbai);德瓦拉在印度時曾參與多項當地防疫決策。

德瓦拉指出,馬哈拉施特拉邦今年1、2月經歷第三波疫情,約持續60天,期間目睹確診數急遽上升和突然下降,高峰期7天平均病例達31萬1,560例,死亡率約1.22%。台灣的第三波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逐步上升,與印度和所有其他國家一樣,未來幾週可能會出現急遽下降。

德瓦拉認為,相對印度在第二波疫情後即快速開放,台灣做法仍較為保守;台灣目前從清零轉為與病毒共存是正確的,印度等各國都採取了相同模式。

他認為,這波疫情高峰期後,台灣可望跟各國同步採取更開放做法,首先,只在封閉區域密切接觸達6小時者才須檢測,陽性者實行3+4天隔離。

其次,完整接種疫苗且PCR陰性的外籍旅客可免檢疫和自我健康管理,僅由指揮中心做7天數位健康監測。入境時不需整機乘客檢測,僅2%、3%有症狀乘客接受PCR檢測;第三則是加強關注老年人和有嚴重合併症的人;第四是強化疫苗接種,包括第三劑與兒童覆蓋率。

至於快篩劑缺貨問題,德瓦拉坦言「這是個挑戰」,兩大要素是確保大量供應與實惠價格。在供應面,應提高國內產能,但這可能需要幾週或幾個月的時間,鑑於危機緊迫應立刻向外採購,美、英、印度因病例減少,目前都有大量可用的快篩庫存,價格更便宜。

不過,德瓦拉認為「快篩無須堅持採實名制」。他表示,口罩與快篩配給基本原理不同,口罩是通用的,大家都需要,採實名配給是良好、及時的決定,快篩則非人人都需要,應根據需求提供,並保障最低價格,以及減少規定測試的次數。

德瓦拉說,科學印證 Omicron 病毒致命率低,傳播速度快,許多國家因此重訂合理的檢測策略,最好將國外入境與國內檢測次數減到1至2次,以減輕公民與旅客的經濟負擔,以及已過勞的衛生機構的負擔,讓衛生體系可更多用於常態醫療工作。

德瓦拉強調,與病毒共存而非消除COVID-19是切實可行的,在接受這點時應持續關注長者、慢性病患者狀況, 加大疫苗接種力度,用創新方式接觸仍未接種者;另為解決 COVID-19 長期併發症制定計劃,美國和印度的研究已證實一些相關的肺、血栓、肌肉併發症, 在嚴重情況下建議進行心理諮詢。

德瓦拉指出,由於第三波浪潮預期確診人數眾多,為「COVID後護理」(post COVID care)制定行動計劃非常重要,在印度甚至公布了COVID-19 後的護理程序,其中包括瑜伽,他盼望台灣早日克服當前疫情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