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亂象頻傳,政治評論員朱學恒質疑,當初是金管會要求開設防疫保單,但後來又不准業者停賣,加上國際間當時並無此類保單,認為業者承擔極大的理賠風險。對此,金管會13日發布新聞稿還原事情始末,以3點澄清說法並非事實。
金管會表示,首先,國內防疫保單開辦,是在2020年3月間陸續由保險公司設計、研發、銷售防疫保險商品,且當時國際間也有類似保單。
其次,隨著2021年5月間疫情轉趨嚴峻,立法委員反映有2家保險公司宣布下架防疫保單,導致民眾無法購買,希望金管會協助了解各公司商品銷售狀況,以滿足民眾保險需求。
經金管會調查,發現部分公司通報暫停收件,是基於已達原商品設計的風險胃納程度,當時市面上仍有27張防疫保單,其中有11家公司賣個人保單、7家賣企業保單。
金管會指出,後續金管會亦召開會議,以了解公司商品銷售政策及銷售狀況,保險公司表明,部分商品停止銷售是因已達風險胃納量,將調整商品內容後重新上架。
最後,金管會重申,對於保險公司開發多元商品持鼓勵態度,但研發商品時,應建立保險商品的風險控管機制,銷售後應定期檢視商品定價是否合理適足、保護消費者權益,而關鍵在保險商品的設計與定價上,如何透過調整商品銷售策略進行風險控管。
至於民眾重複投保三、四成議題,金管會官員表示,保險公司拒絕民眾重複投保,金管會原則上都支持,保險公司在通報機制中可以查得到資料,但保險公司因為過去確診、理賠少,就沒有去做查核動作,必須由保險公司自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