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是指形成一個人性格的特徵、品質,以及思想和行為模式的組合。環境因素,包括養育方式、教育和文化薰陶,也會對人格產生影響。
培養均衡的人格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人格使他們與眾不同並脫穎而出,也會影響他們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包括對兄弟姊妹、學前班的教師和同學。
人格在整個青春期都會持續發展。不過,父母在早期便可以為孩子的人格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孩子何時開始發展人格?
從三、五歲開始,孩子們會更習慣於用語言來表達自己。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五歲的兒童能夠通過對「好」詞(如:有趣和快樂)和「壞」 詞(如:瘋狂和卑鄙)進行分類,從而衡量自己的積極情緒是「我」或「不是我」。這表明,孩子的自尊,在他們很年幼的時候,便開始發展了。
促進均衡人格發展的8個方法
1. 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
例如,新運動或樂器。對學習新事物持開放態度,可以拓展兒童剛剛展露出來的性格,並發展他們的興趣。
2. 不要比較。
將您的孩子與其他人,例如,孩子的兄弟姊妹或同齡人,進行比較會向孩子傳達一個訊息:他們不夠好。這可能導致模仿行為,而不是發展自己的人格。
3. 以身作則。
展示積極的價值觀和做法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孩子們會以父母的行為為榜樣。例如,向老闆問好、為他人開門、感謝餐廳的工作人員等。
4. 限制3C時間。
研究表明,使用3C產品太長時間,會對孩子的智力和社交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重要的是,要確保孩子有參加戶外遊戲等一系列活動的時間,使他們能夠重視周圍的環境。
5. 認識到遊戲的重要性。
遊戲有助於兒童身心發展。遊戲還有助於發展孩子團隊合作和解決衝突的能力,以及想像力。例如,角色扮演類遊戲。
6. 鼓勵孩子做決策。
這可以是很簡單的決策,比如讓他們決定睡前讀哪本書,或下了學前班後想要參加什麼活動。經常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選擇,可以幫助孩子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更能面對困難的選擇,並減少他們的優柔寡斷。
7. 培養孩子的情商(EQ)。
培養強大的情商,可以讓孩子更能理解自己和周圍人的行為和情緒。
8. 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
幫助孩子承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可以讓他們做出更適合其性格的決定。例如,節奏感好的兒童,可能在聽覺學習環境中表現出色。
雖然為孩子提供許多學習新技能和活動的機會很重要,但向孩子解釋他們可能不會在每項活動中都成為佼佼者,對他們也是有幫助的。關鍵是在兒童嘗試和體驗新活動時,培養一種幸福感。
發展人格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對於父母或監護人來說,避免試圖將孩子塑造成特定類型的人是很重要的。相反,要為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一個充滿愛和支持的環境。此外,父母或監護人必須承認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