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動輒封城的防疫政策重創經濟,儘管各地近日密集「發錢」,試圖刺激消費,但由於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民眾擔憂生存危機,被迫捂緊錢包,不願過多消費。
消費是中國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但持續的封控防疫措施重創中國經濟和民生,消費水平直線下降。為促進消費,提振經濟,中共總理李克強6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出33項「穩經濟」措施,再次提出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
近日,中國各地開始發數位錢幣紅包、消費券,以刺激民眾消費。汽車是提振消費的一大著力點,上海、廣東、湖北、山東、海南等多省市「大手筆」鼓勵民眾購車,措施包括以舊換新、財政補貼、發放消費券等。
家電則是促進消費的另一著力點,山東6月初發放2億元(人民幣,下同)家電消費券;深圳在5至8月期間,對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家用電器,依照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人累計最高2千元。
另外,各地正大批發放餐飲零售消費券。官媒報導,四川成都正在發放2.4億元消費券,山西太原持續發放4.2億元消費券,貴州發放1.4億元零售文體和餐飲消費券,河南鄭州端午期間發放500萬元餐飲消費券,後續還將發放各類消費券2億多元。青島、湘潭等地也在端午期間發放千萬元額度的消費券。
據陸媒統計,今年前4個月,四川、陜西、天津等20個省市先後發放總額逾34億元的消費券。
不過,評論表示,這個消費券類似商家的打折,比如「滿100減30」,你只能補差價買,或者商戶會提高商品的單價,這點消費券就是割韭菜的餌料。
鄭州市民李先生對新唐人表示:「現在很多商家都已經維持不下去了,你就(補錢)讓它打折50%、80%,它都維持不下去,當然更多的家庭也是這個樣子,根本就維持不下去。」
民眾不願買房 各地急救房市
《第一財經》6月5日報導,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在疫情之下,民眾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不願意消費,包括貸款買房,而是轉向預防性儲蓄。
羅志恆說,民眾緊縮購房消費,將對房企銷售和房企現金流造成衝擊,進而導致民眾對整個房地產業信心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據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已有近130個城市發布了救房市政策。《中新經緯》報導說,今年5月,已有40城市出手救房市。包括四川成都、海南海口、河南洛陽、廣東東莞、福建莆田、浙江嘉興、江蘇南京、遼寧瀋陽等,救市政策多以降首付、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給予購房補貼、取消限售等為主。
不過,在嚴厲的疫情封控政策之下,有分析認為當局的救市沒有多少效果。房地產大數據應用服務商「克而瑞」稱,當局救市效果有限,短期內難以扭轉市場持續下行的頹勢。
路透社報導援引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的分析說,不確定性、缺乏信心、失業率上升、收入減少等都導致新房銷售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