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顱內壓監測器7月起納健保 每年三千名腦傷病人受惠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嚴重腦傷病人若顱內壓控制不佳,腦壓持續上升,將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長期損害。健保署28日表示,自7月1日起將「顱內壓監測器」醫材納入健保給付,一年挹注6千多萬預算,約可造福3千人次,盼透過精確監測及早發現異常,避免病人因顱內壓力急遽變化導致腦部嚴重傷害甚至發生腦死憾事,不過仍需經醫師評估後使用。

人的頭顱是由顱骨包覆著腦組織、血液和腦脊髓液,正常狀況下,顱腔的內部容積維持穩定與平衡,腔內容積會產生均勻分布的正壓即顱內壓(ICP),若發生頭部外傷、顱內出血、腦水腫等情形,將導致顱內壓急遽上升,體內血流無法進入腦部,將導致破壞性的神經損傷,腦組織會因缺血而受傷死亡,甚至可能因壓力上升導致腦組織位移,壓迫腦幹造成病人腦死。因此,由臨床醫師及早發現病人顱內壓上升,適當適時的給予治療,對腦損傷的預防極為重要。

健保民國84年起給付「腦室外引流組」特材,於腦脊髓液引流過程中,能間接監測顱內壓,新納入給付的「顱內壓監測器」則可不受病人腦部腫脹、腦室塌陷限制,精準即時監控病人顱內壓力變化,協助醫師臨床判斷病人腦部損傷程度是否需進行手術,能提早發現病人顱內壓變化,可挽救生命並提供較佳預後,為臨床急重症醫療必要醫材。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張淑雅科長表示,病人是否需使用上述醫材,仍須由醫師臨床評估,顱內壓監測器限使用於初次電腦斷層顯示有結構性腦傷害、臨床表現或影像檢查有顱內壓升高等情形的病人;具引流功能的顱內壓監測器限用於水腦症合併顱內壓升高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