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六大幹線公車」上路滿一個月,民團監督市府提出四大缺失,發車班距不穩定,單循環營運造成連鎖誤點、駕駛員高工時衍生安全問題,車外固定塗裝導致客運調度沒彈性,電動公車只有23%,沒有低底盤等傳統公車仍佔6%,及站牌等硬體施工品質低落等,要求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檢討改進。
民團「台中青年」表示,幹線公車主打尖峰10分鐘/班、離峰15分鐘/班的密集營運模式,但至今公車動態仍不斷發生30分鐘、50分鐘以上的長班距情形。民團質疑與「單循環營運」有關,如中清幹線500延路線,單趟需經178站、行駛時間長達3小時,極端的營運安排會因路況不確定性高,造成去程誤點、回程必定誤點的「連鎖誤點」,更形成駕駛員高工時的畸形勞動樣態,整體營運品質和安全皆令人質疑。
市府設計六大幹線公車分別有6種代表色,從公車站牌、車體塗裝、車內設計,均呈現一致;上路後,被爆幹線公車車輛跑在不是幹線公車路線,干擾了民眾對乘車的辨識,另一方面幹線公車的固定塗裝,也造成客運業者在車輛調度上失去彈性;民團建議參考台北市、台南市幹線公車經驗。
對於台中市府宣示幹線公車100%綠能公車、100%低底盤公車等願景,民團指出,根據8月1日公車動態資訊統計,六大幹線公車使用電動公車比例僅23%,其中100路復興幹線、200路中興幹線、300路台灣大道幹線,更完全沒有配置電動公車,900路北屯幹線則仍有非無障礙公車在行駛。
對此,交通局回應表示,幹線公車上路至今,路線準點率超過93%,運量也較調整前有所增長,成長最多的700路崇德幹線甚至運量翻倍,顯見幹線公車政策相當成功,交通局將持續要求業者落實發車。另200路全線22輛公車更在日前獲得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預計明年上半年汰換為電動公車。
另幹線公車路線皆採用無障礙公車服務,但業者因車輛突發等營運狀況,偶有臨時調度需求,為降低臨時調度到非無障礙車輛,同時提升電動公車比例,交通局正輔導各客運業者提出補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