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紅、豆沙紅、香蕉黃…對顏色的聯想與定義,與日常生活及文化脈絡息息相關。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的「交響與共鳴:臺灣天然染色文化意象」特展於8月13日開幕,為全國首度將染色與在地文化進行連結,並加入24節氣等多項元素,建構出獨特的色彩文化意象,展期自即日起至9月18日止,歡迎民眾一起來看見萬紫千紅的繽紛臺灣!
文化局表示,日常生活中對於顏色的描述,都是以大家熟知、可接觸的生活色彩作為範例,進而凝聚成一種文化脈絡裡的共識,例如稻綠、湖水綠、油菜花黃、茄子紫、芋頭紫、水泥灰、鴿子灰等,不僅是以實物來讓人聯想色彩的種類與差異,也讓人能推敲出與農業的深厚淵源。
策展人陳景林表示,天然染的染料種類有礦物、植物、動物等,而植物染料的種類最多,多達數百種,分別存在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等不同的部位,礦物染料則取自岩石、泥土,動物染料較少以紫膠蟲、胭脂蟲為主。在展覽中特別加入立春、驚蟄、清明、穀雨等24節氣的色彩關聯及組合配色,探討臺灣獨特環境下產生的色彩文化,並建構臺灣天然染色的美學意象。
陳景林說明,「交響與共鳴」的策展理念是「色彩的交響.情感的共鳴」,是將對於色彩的共同記憶構築出專屬臺灣的色彩文化意象,進而成為臺灣發展染色工藝的重要資料庫,這次將百餘坪展區分成「主題意象」、「色系演繹」、「節氣風情」、「染纈應用」四展區,透過介紹、分類,解析與應用的不同面向,凸顯臺灣常見的經典色,加上24節氣的色彩組合,讓展區更顯繽紛多樣,提供臺灣染色工藝界更多運用題材,提升染色工藝水平,並且讓色彩的使用具有天然、環保的特性,讓人類與環境都能和平共存、永續發展。
纖維工藝博物館表示,「交響與共鳴:臺灣天然染色文化意象」自即日起開展,館內同時還有「纖維工藝的生活時尚」常設展、「0與1的奧秘-當代提花織物探索」、裝置藝術「光影織間」及戶外纖維植物區「綠野纖蹤」等精采展出,歡迎民眾免費入館觀賞,相關活動訊息可至纖博館官網(https://reurl.cc/Wkey95)或臉書(https://reurl.cc/LpvVGx)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