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兩年,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首度舉辦實體論壇,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提到,半導體產業將面臨三大改變,就供應鏈層面而言,一個全球化有效率供應系統時代已經過去,所有成本會急速增加。專家認為,各國尋求強化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台積電實力贏英特爾、三星,成各國首要求助對象,這使得台積電生產佈局的模式發生調整,從過去以台灣為生產重地、在地深根的「中央廚房」,轉為到各地設「分散式廚房」,但這樣成本隨之增加,意味部分終端產品價格可能調漲。
半導體產業面臨三大改變
魏哲家以「新的世界、新的契機」為題進行演講,他說,半導體產業面臨三大改變,第一個改變是單靠電晶體驅動技術效能提升已經不夠,還要3D IC對外溝通,要用堆疊的方式。
魏哲家說,第二,各項產品半導體含量一直在增加,包括: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需求都在增加,技術也在進步,他認為兩種製程的重要性相當。
魏哲家說,第三項改變,是供應鏈方面,這牽涉到地緣政治。他說,以前講全球化,為了安全,現在講區域化,美國、日本、歐洲及中國都歡迎廠商前往當地設廠。
半導體製造的布局模式已出現調整,魏哲家說,一個全球化有效率供應系統的時代已經過去,這代表所有成本會急速增加,將與客戶緊密合作降低風險。
台積電2奈米 2025年量產
至於外界關注的製程突破,魏哲家說,台積電2奈米將於2025年量產,這將是密度最小、效能最好的技術。至於3奈米製程技術將要進入生產,有好多客戶踴躍合作,使得工程能力有點不足,目前正在努力中。
魏哲家說,3奈米製程面臨許多困難,最終還是沿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這是經過長久考慮後的選擇。他認為,製程技術推出不是好看,是要實用,要協助客戶讓產品持續推進。
5奈米部分,魏哲家指出,目前已進入第3年,累計生產超過200萬片。
魏哲家說,台積電研發人員有2千多人,有能力設計產品,不過台積電絕對沒有自己設計的產品,會與客戶合作,不用擔心台積電會搶客戶的設計,客戶成功以後台積電才可能成功。
各國重視供應鏈韌性 尋求台積電協助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各國尋求供應鏈自主,強調供應鏈韌性,避免任何軍事、政治、疫情等類型的黑天鵝,導致物流、供應鏈無法順利運作。企業本身力量有限,國家希望在半導體晶片的取得上,能設法照顧自己境內的企業,增加半導體供應韌性。
楊瑞臨說,魏哲家提到半導體產業有三大改變,以前兩項而言,中國、日本與歐盟等國家幾乎無法同時兼具,而英特爾、三星等半導體廠雖可兼具,但製程與技術落後於台積電,僅台積電有最完整的實力,因此各國把增加半導體韌性這件事,向台積電尋求協助,因而有魏哲家提到的第三點改變。
楊瑞臨比喻,台積電本來把中央廚房設在臺灣,透過空運把晶片運送到全世界,而近年受到疫情、車用晶片荒、俄烏事件、通膨等事件影響,各國希望台積電到境內設分散式廚房。
楊瑞臨說,各國增加供應鏈韌性的理由各不相同,且對台積電提供補貼,但台積電到海外設廚房,仍得面臨變動成本增加的問題,進而影響到晶片定價。
台積電海外廠產品 價格或更貴
楊瑞臨認為,台積電到美國、日本等地設廠,在當地生產的晶片定價有機會較高,但台積電的重要客戶若想解燃眉之急,會傾向讓台積電在當地的工廠生產,與台積電在臺灣生產的晶片相比,在價格上會有落差。
楊瑞臨說,各國需要台積電到境內設廠的理由各有不同,以美國亞利桑那州的5奈米廠為例,主要是因應國安需求。若是供應到歐盟,則可能跟未來智慧車、6G資通訊、航太產業有關,晶片價格調整,對產品定價的影響也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