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日電)第57屆廣播金鐘獎今天揭曉入圍名單,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入圍37件作品成為最大贏家,但表彰廣播領域重要貢獻的「特別獎」今年從缺。數位匯流時代,評審盼業者能以創新形式經營電台。
本屆廣播金鐘獎入圍盛典在三立電視文創劇場舉行,今年共有83家業者、885件作品參賽,參賽件數較去年增加,並由資深音樂人陳子鴻擔任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評委耗時3個多月討論,挑選126件作品入圍,角逐節目獎、個人獎、廣告獎、電台品牌行銷創新獎、創新研發應用獎等26個獎項。
今年廣播金鐘獎入圍揭曉,首度以北、中、南、東4處現場連線的方式公布所有名單。正聲電台台中台台長張翰揚及主持人林彥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節目主持人林祺宏、董立、劉怡彣、太魯閣之音節目主持人林清盛及資深廣播人趙自強、蔡燦得等,均擔任揭曉嘉賓。
本屆廣播金鐘獎入圍大贏家由獲37件作品入圍的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奪下,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台則以16件居次。
陳子鴻表示,許多節目內容都相當多元,很難放在同一個獎項討論,評選過程格外有難度。他指出,自己評選時不會特別注意語言差異,反倒關注主題是否切題、對社會是否有好的影響,「畢竟我不是專業廣播人,我的標準就是好不好聽、流暢度和聽完是否有收穫。」
陳子鴻指出,今年入圍名單有很多新節目,年輕一輩主持人也脫穎而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較資深的節目和主持人前輩沒有報名。「但就是一種傳承,不管在廣播或音樂界,都看到一代代在傳承,有聽到新的聲音,我覺得都很好」。
被問及是否有特別看好的入圍者,陳子鴻笑言,自從當過金曲獎評審團主席後,就不再猜測得獎名單,「因為每次都會猜錯。」
另外,表彰在廣播領域有重要、特殊貢獻廣播工作者的「特別獎」,從缺兩屆後,去年難得產生一位得主,但是今年又宣告從缺。
特別獎項評審主任委員、資深廣播人吳芳如指出,文化部對今年獎項得主的期待,是希望在數位匯流時代下,鼓勵推動傳統電台轉型的從業者。讓電台不再只是播出節目,也能與社群媒體、Podcast等新興數位平台合作,這樣不僅能引入更多族群客戶,同時亦能活絡經濟與廣播領域。
吳芳如坦言,這回評選過程依舊激烈,每位報名者距離得獎資格都只差一點點,很希望明年有符合標準的先進同業,踴躍參與。111年度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15日晚上7時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編輯:屈享平)11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