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在5日發布8月外匯存底5,454.82億美元,月減23.29億美元,連2個月減少,主要原因之一是本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媒體關注新臺幣在5日貶破30.7大關,央行的調節態度,央行官員提到,央行連2個月進場調節,9月至今持續進場,但新臺幣匯率仍受美元指數走強影響,「不是我們放手」。
央行表示,影響8月外匯存底變動主要因素有三項包括: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之匯率變動、本行為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
9月新臺幣貶勢擴大,在5日新臺幣兌美元今天收盤收在30.71元,創3年來新低。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說,央行7、8月連2個月進場調節,近期也沒有「放生」新臺幣,9月以來還是有進場調節,只是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後,日圓已貶破140,韓元貶破1370,在國際美元走強下,新臺幣走貶,「不是我們放手。」
新臺幣走貶與股市習習相關,蔡烱民表示,外資隨著國際大盤調整在臺股的比重, 這是今年以來影響新臺幣走勢的因素。
蔡烱民表示,8月在臺股賣超金額擴大至1130億元,不過外資8月本金匯出約58億美元,盈餘匯出與7月相當約20-30億美元,本金加盈餘匯出落在80億美元左右,比7月略少,並低於3、4月水準。
媒體關注美國聯準會(Fed)在9月升息3碼對新臺幣的影響,蔡烱民表示,若聯準會升息導致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企業獲利有疑慮,可能導致美股出現賣壓,而臺股與國際股市連動,屆時外資將獲利了結,賣超臺股並匯出,臺灣股匯市便會受挫。
蔡烱民表示,不過也可能有另種情況,美國甫公布的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如果市場認為美國經濟可以軟著陸,升息對股市衝擊有限,屆時外資賣超金額或許不會那麼大,甚至反向買超也有可能。
關於新臺幣若持續貶至31元,是否會對物價產生不利影響,蔡烱民表示,影響通膨的關鍵因素是進口大宗物資價格,而主要大宗物資價格已有回落,「感覺高點已經過了」。
據央行統計,8月美元指數升值2.64%,歐元貶值1.78%、英鎊驟降4.25%、加幣貶2.07%、日圓貶3.95%、人民幣也貶2.2%、新加坡幣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