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牛僧孺(779~848年),字思黯。出生於安定鶉觚(今甘肅靈台),是隋僕射奇章公牛弘的後代。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牛僧孺登進士第。唐穆宗、唐文宗時擔任宰相。在牛、李黨爭中是牛黨的領袖。
會昌六年(846年),唐宣宗即位,白敏中當政,李黨紛紛被斥。大中元年(847年),牛僧孺被召還朝,為太子少師,分司東都,「池臺琴酒,逍遙自娛」。李德裕被貶為崖州(今海南島瓊山東南)司戶,死於貶所。牛李黨爭最終以牛黨獲勝結束。大中二年(848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牛僧孺病故於東都城南別墅。
牛僧孺為官正派,他不受賄賂,在當時名聲很好。《新唐書》記載了一件事:士族韓弘入朝為官時,其子曾厚賂宦官朝貴。韓弘父子死後,皇帝派人幫助其幼孫清理財產時,發現宅簿上「具有納賂之所」,至牛僧孺名下,獨注其左曰:「某月日,送錢千萬,不納。」穆宗看了這批語大受感動,在議論宰相的時候,「首可僧孺之名」。
百年過後...
劉沆(995~1060年),字沖之,號廬山,北宋宰相。天聖八年(1030年),考中進士,授大理評事,通判舒州。累遷太常博士。至和元年(1054年),拜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成為宰相,大力推行革新,以「長於吏事」著稱。出任工部尚書、應天知府,遷刑部尚書、陳州知州。嘉祐五年(1060年),去世,時年六十六,追贈左僕射兼侍中,謚號文安。
據《宋史》記載,劉沆的祖父劉景洪,五代時期,軍閥楊行密占據江西,吉州將領彭玕於是自封太守(起兵),並讓劉景洪領兵,脅迫眾人投奔湖南方面的軍閥。劉景洪假裝同意,卻把自己的地盤交給楊行密,然後退隱。劉沆的父親劉素,不喜歡做官,以財雄里中,廣交朋友。
多年以後,劉景洪對人說:「我當年沒有追隨彭玕,差不多保全了上萬人的性命,我的後代應該會有發達之人。」因此,劉景洪把他隱居的北山稱為「後隆山」,意為「後代隆起」。而這座山上,還有唐代宰相牛僧孺的讀書堂。有趣的是,劉沆的母親有一天夢見一位衣冠丈夫(士大夫樣子的人),並說「牛相公來」。隨後劉沆的母親就懷孕了,因而生下劉沆。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劉沆出任參知政事(副相)。至和元年(1054年),官拜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成為宰相。
劉沆在擔任宰相後奉詔,實行三舉,革除「三弊」。其一就是舉薦賢才。他反對近臣拉關係,走後門,任用無德無才之人;而他本人則以國家利益為重,大力舉薦賢才,為安邦治國盡力盡責。被皇帝譽為「真宰相」。而他的「前世」牛僧孺也是個為官清廉,為人正直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