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血癌前期藥物恐激活癌基因 北榮研究登知名期刊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血癌前期疾病「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 MDS)」,過去只能以輸血或支持性治療為主,直到「去甲基化藥物(HMA)」問世,病人存活率有所提升,但逾五成病人仍無法完全恢復健康,臺北榮總醫師經研究發現,HMA同時會激活致癌基因「癌基因SALL4」,影響治療效果。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臺北榮總20日舉辦記者會說明研究成果。臺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耀中表示,「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 MDS)」是一種血液疾病,亦稱血癌前期,指的是骨髓造血細胞中的癌細胞未達20%,但已影響骨髓造血功能。MDS好發於60歲到80歲以上人口,且隨著年紀愈大,罹病率愈高。

國內MDS疾病盛行率約10萬分之5,平均確診年齡為70歲;且隨著年紀增長,MDS盛行率可增至10萬分之50,兩者相差10倍以上,據統計,北榮每年平均新增約80位到100位MDS患者,患者多因貧血或血小板低下等情況下就醫檢查後確診MDS,其中逾八成患者年齡介於60至80歲間。

過去MDS患者,只能以輸血或支持性治療為主,劉耀中說,直到「去甲基化藥物(HMA)」問世,才能透過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患者存活率明顯改善,但仍有超過五成患者即便已改善骨髓造血細胞功能,但仍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且用藥患者中僅有不到15%可能骨髓暫時恢復健康,卻仍有復發風險。

劉耀中一反常規、大膽假設「去甲基化藥物」除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也可能會啟動人體的「致癌基因」作用,造成癌細胞不斷分裂複製、疾病持續惡化,基於這項假設,劉耀中赴美進修時,與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波士頓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義大利與中國等研究人員合作展開跨國研究。

最後,劉耀中首度成功找到「癌基因SALL4」,當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癌基因SALL4的表現上升,患者的整體存活率會下降;反之SALL4表現下降,病人存活率則會提升。

劉耀中說,有高達三至四成病患的癌基因SALL4被激活,進一步比較癌基因SALL4的表現高低差異,發現兩者死亡風險可相差3到6倍,且在肝癌、腸癌、胃癌、乳癌患者的癌症組織中也能發現癌基因SALL4。

「癌基因SALL4可作為藥物治療抗藥性或評估療效好壞的判斷依據。」劉耀中說,未來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將可以透過抽取骨髓血液,就能有效偵測治療成效;研究團隊未來計畫與國外合作,希望能開發新一代標靶藥物,或進一步找出對患者最適合的用藥建議組合。

這項重大突破性的獨創發現獲得國際高度肯定,相關研究成果被刊登在今年5月26日臨床醫學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