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躁鬱症近7萬人 穩定用藥很重要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躁鬱症全名為雙向情感障礙症,或稱雙極性疾患症(Bipolar disorder),在臺盛行率約為0.3至0.5%,推估全臺患者人數逾6萬9,594人。精神科醫師表示,躁鬱症是情緒障礙的精神疾病,很多人認為精神病是心病,只要談心就好,但躁鬱症與精神失調症,同屬重大精神疾病,穩定用藥仍有其重要性。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表示,躁鬱症是情緒失調,許多人常與憂鬱症混淆,而之所以稱為雙極性,因躁症及鬱症如同位處天平的兩個極端,大部分人兩種症狀會同時出現,也有人會先躁後鬱。

至於躁鬱症的特點?蔡長哲說,躁鬱症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及亂花錢等,但未必出現上述症狀就是躁症,時間持續性也是評估重點,須符合一天24小時當中,大部分時間都有上述症狀,一般來說,持續1週以上就能確定有躁症。

至於鬱症,蔡長哲說,憂鬱與前面的相反,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沒興趣,主要是會出現失眠,少數非典型鬱症會出現嗜睡,嚴重時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鬱期則是會持續兩周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卻一定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

蔡長哲表示,躁鬱症發病平均年齡為20至30歲,國外一項研究分析1萬3,626名躁鬱症患者後,發現躁鬱症的發病年齡有三大高峰,分別落在17歲、26歲及42歲,另有文獻表示,21歲前就發病的患者,未來將有更高比例,有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自殺等狀況,因此,提早讓青少年提高對躁鬱症狀的察覺相當重要。

至於出現躁鬱症的原因,目前醫學界尚未得知原因,蔡長哲說,有可能是先天遺傳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因素,交互作用所引起,甚至有些人會在特定時間發病,像是有人會在新年前後,或秋冬期間容易發病。

躁鬱症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醫師林建亨表示,躁鬱症是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的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迴蕩,因此需要透過藥物治療以讓情緒維持穩定,像是抗癲癇藥物及抗精神病藥物。

林建亨強調,持續治療相當重要,每次復發都會對患者社交功能帶來不少影響,且隨著復發次數越來越高,不只症狀緩解會更加困難,恢復社交功能的患者人數比率也越來越少。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助非弱者。安心專線:1925